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基于LPV-Kalman滤波的动力电池SOC估算方法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电池SOC估算方法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1-13页
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特性试验及SOC算法第13-32页
    2.1 锂离子电池特性第13-14页
        2.1.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3-14页
        2.1.2 锂离子电池技术参数第14页
    2.2 锂离子电池特性试验台架第14-16页
    2.3 电池基本特性试验及分析第16-24页
        2.3.1 电池充电特性第17-18页
        2.3.2 电池放电特性第18-19页
        2.3.3 电池开路电压特性第19-21页
        2.3.4 电池电阻特性第21-22页
        2.3.5 电池效率特性第22-24页
        2.3.6 电池电压迟滞特性第24页
    2.4 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第24-30页
        2.4.1 电池SOC定义第24-25页
        2.4.2 电池SOC影响因素及定义修正第25-26页
        2.4.3 电池SOC常用估算方法第26-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锂离子电池模型建立第32-45页
    3.1 常用电池模型分析第32-34页
        3.1.1 电化学机理模型第32页
        3.1.2 神经网络模型第32页
        3.1.3 等效电路模型第32-34页
    3.2 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第34-39页
        3.2.1 电池等温通用模型第34-35页
        3.2.2 子空间辨识理论第35-37页
        3.2.3 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的确定第37-39页
    3.3 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第39-43页
        3.3.1 最小二乘法第39-40页
        3.3.2 开路电压和欧姆内阻辨识第40页
        3.3.3 极化电阻和极化电容辨识第40-41页
        3.3.4 模型迟滞电压辨识第41-43页
    3.4 电池模型仿真验证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基于LPV理论的SOC估算方法设计第45-53页
    4.1 LPV系统理论第45-46页
    4.2 等效电路模型离散化第46-47页
    4.3 电池SOC观测器设计第47-49页
    4.4 基于LPV的SOC估算方法第49-52页
    4.5 SOC估算方法仿真模型建立第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基于整车模型的SOC估算仿真分析第53-64页
    5.1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结构第53页
    5.2 混合动力整车性能参数第53-54页
    5.3 混合动力整车工作模式与控制策略第54-55页
    5.4 基于Simulink整车模型建立第55-61页
        5.4.1 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第55-56页
        5.4.2 车轮仿真模型第56-57页
        5.4.3 动力传动系统仿真模型第57-58页
        5.4.4 发动机仿真模型第58-59页
        5.4.5 ISG电机仿真模型第59-60页
        5.4.6 电池仿真模型第60-61页
        5.4.7 混合动力整车仿真模型第61页
    5.5 基于整车模型的SOC估算仿真分析第61-62页
    5.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全文总结第64页
    6.2 展望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的观测器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城市纯电动汽车发展模式论证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