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一) 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的重要素养 | 第10页 |
(二) 媒介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10-11页 |
(三) 教师媒介素养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 第11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一) 教师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 | 第12-16页 |
(二) 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2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一) 媒介素养 | 第22页 |
(二) 教师媒介素养 | 第22-23页 |
(三) 有效教学 | 第23-24页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第24-27页 |
(一) 媒介素养与教师素养 | 第24页 |
(二) 媒介素养与媒体素养 | 第24-25页 |
(三) 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 | 第25页 |
(四) 媒介素养与数字素养 | 第25-26页 |
(五) 媒介素养与计算机素养 | 第26-27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一) 有效教学理论 | 第27-28页 |
(二) 媒介生态理论 | 第28页 |
(三)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教师媒介素养与有效教学理念观照下的教师媒介素养 | 第30-44页 |
一、教学发展中教师媒介素养表现的历时态分析 | 第30-35页 |
(一) 口语传播时代 | 第31-32页 |
(二) 手写文字时代 | 第32页 |
(三) 印刷文字时代 | 第32-33页 |
(四) 电子传播时代 | 第33-34页 |
(五) 数字传播时代 | 第34-35页 |
二、有效教学理念观照下的教师媒介素养 | 第35-44页 |
(一) 教师媒介素养的总体认识 | 第35-36页 |
(二) 教师媒介素养的基本结构 | 第36-41页 |
(三) 教师媒介素养的重要作用 | 第41-44页 |
第四章 有效教学理念观照下中学教师媒介素养实然考量与问题分析 | 第44-84页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44-48页 |
(一) 调查工具 | 第44-45页 |
(二) 调查对象 | 第45-47页 |
(三) 调查过程 | 第47-48页 |
二、有效教学理念观照下中学教师媒介素养的实然考量 | 第48-75页 |
(一) 中学教师媒介知识现状调查 | 第48-52页 |
(二) 中学教师媒介技能现状调查 | 第52-65页 |
(三) 中学教师媒介态度现状调查 | 第65-70页 |
(四) 教师媒介素养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 第70-75页 |
三、教师媒介素养存在问题分析 | 第75-84页 |
(一) 媒介知识方面 | 第75-76页 |
(二) 媒介技能方面 | 第76-79页 |
(三) 媒介态度方面 | 第79-80页 |
(四) 其他方面 | 第80-84页 |
第五章 有效教学理念观照下中学教师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探寻 | 第84-90页 |
一、教师媒介素养的内部养成策略 | 第84-88页 |
(一) 拓展媒介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知识需求 | 第84-85页 |
(二) 提升媒介技能: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支持 | 第85-87页 |
(三) 端正媒介态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认知 | 第87-88页 |
二、教师媒介素养的外部促进策略 | 第88-90页 |
(一) 加强媒介环境建设: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资源支撑 | 第88页 |
(二) 开展媒介素养培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 第88-90页 |
结语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附录 | 第98-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