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火力发电、热力发电论文

超临界水中煤气化制氢热力发电系统的构建以及能量转化机理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主要符号表第7-10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4页
        1.1.1 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第10页
        1.1.2 氢能第10-12页
        1.1.3 超临界水的性质第12-13页
        1.1.4 煤的气化制氢技术第13-14页
    1.2 超临界水中煤气化制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4-18页
        1.2.1 超临界水中煤气化制氢的国外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4-16页
        1.2.2 超临界水中煤气化制氢的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6-18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2 热力学分析方法第19-30页
    2.1 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方法第19-24页
        2.1.1 焓第19-21页
        2.1.2 熵第21-22页
        2.1.3 火用第22-24页
    2.2 热力学分析方法第24-27页
        2.2.1 能量平衡法第24页
        2.2.2 熵分析法第24-25页
        2.2.3 火用分析法第25页
        2.2.4 热力学分析的比较第25页
        2.2.5 典型的系统火用分析法第25-27页
    2.3 火用分析的主要内容第27-28页
    2.4 火用分析的评定准则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超临界水中煤气化制氢热力发电系统的构建及热力学分析第30-49页
    3.1 超临界水中煤气化制氢热力发电循环系统的构建第30-32页
    3.2 系统工作参数的确定第32-34页
    3.3 系统能量分析的数学模型第34-36页
        3.3.1 气化反应器第34-35页
        3.3.2 汽轮机第35页
        3.3.3 预热器第35-36页
        3.3.4 加压泵第36页
    3.4 系统火用分析的数学模型第36-38页
        3.4.1 气化反应器第36-37页
        3.4.2 汽轮机第37-38页
        3.4.3 预热器第38页
        3.4.4 加压泵第38页
    3.5 系统火用分析的评定准则第38-40页
    3.6 系统热力学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0-47页
        3.6.1 超临界水中煤气化制氢实验数据第40-41页
        3.6.2 基本参数计算第41-43页
        3.6.3 系统能量分析与火用分析第43-44页
        3.6.4 系统各设备火用分析评价第44-47页
    3.7 本章小结第47-49页
4 超临界水中煤气化制氢热力发电系统关键过程的能量转化机理分析第49-56页
    4.1 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品位的推导第49-50页
    4.2 系统化学反应过程能量转化机理分析第50-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5.1 结论第56-57页
    5.2 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狱》的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某机型平尾与机身对接的数字量协调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