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的应用论文

基于激光制冷的四波混频和光学微腔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激光制冷的发展现状第10-11页
    1.3 四波混频激光制冷理论第11-12页
    1.4 光学微腔冷却理论第12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光场与原子四波混频的理论分析第14-20页
    2.1 光与原子在四波混频过程中的能级结构第14-15页
    2.2 光场与二能级系统响应的理论分析第15-18页
        2.2.1 描述量子系统的三种基本绘景第15-16页
        2.2.2 光场与二能级系统的响应第16-18页
    2.3 在四波混频中光场对原子的辐射压力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四波混频过程中光与原子相互作用分析第20-31页
    3.1 光场与二能级系统作用的吸收色散响应第20-23页
    3.2 光场与二能级系统作用的混频响应第23-25页
    3.3 光场与二能级系统作用激发态原子数第25-26页
    3.4 四波混频过程中光场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力第26-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光学微腔中的米氏理论第31-42页
    4.1 引言第31页
    4.2 米氏理论及其公式推导第31-39页
        4.2.1 矢量波方程的解集第32页
        4.2.2 矢量波方程第32-34页
        4.2.3 满足矢量波方程的矢量函数第34-36页
        4.2.4 球坐标系下的矢量波函数的解集第36-39页
    4.3 入射波、球内部的波以及散射波在矢量波函数中的扩展第39-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微腔制冷中米氏理论散射效率的分析第42-53页
    5.1 散射效率第42-43页
    5.2 散射效率的极值第43-45页
    5.3 散射效率极值的分析第45-50页
    5.4 不同材料的球形微粒的散射效率的分析第50-52页
    5.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静电自会聚六硼化镧X射线源的研究
下一篇:互连网络中的病毒传播及免疫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