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三字经》编译本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第10-16页
        1.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第10页
        1.1.2 研究现状述评第10-16页
    1.2 理论、方法和文献来源第16-17页
        1.2.1 理论与方法第16-17页
        1.2.2 文献来源第17页
    1.3 翟理斯其人其书第17-20页
        1.3.1 翟理斯生平概述第17-18页
        1.3.2 翟理斯的汉学成就第18-20页
第二章 翟理斯对《三字经》的学习与编译第20-55页
    2.1 翟理斯与《三字经》第20-28页
        2.1.1 《三字经》及其各种译本第20-22页
        2.1.2 翟理斯对《三字经》的学习与研究第22-26页
        2.1.3 翟理斯对《三字经》的翻译与编译第26-28页
    2.2 翟理斯《三字经》编译本的体例创新第28-43页
        2.2.1 以往不同译本的编排方式第28-34页
        2.2.2 翟理斯编译本的改进与创新第34-43页
    2.3 翟理斯《三字经》编译本的文化色彩第43-55页
        2.3.1 以往英译本在文化内容上的取舍第43-46页
        2.3.2 翟理斯英译本的文化阐释及其意义第46-55页
第三章 翟理斯《三字经》编译本的汉字教学第55-84页
    3.1 翟理斯《三字经》编译本的汉字教学分析第55-74页
        3.1.1 一字一词一释,分析讲解详细第55-57页
        3.1.2 音、形、义相结合第57-64页
        3.1.3 字量少,复现率高第64-68页
        3.1.4 汉字具有简单常用性第68-74页
    3.2 汉字部件教学法第74-82页
        3.2.1 形义结合,汉字与部件同步教学第74-77页
        3.2.2 偏旁与部首相结合,指出标识常见偏旁部首第77-79页
        3.2.3 对翟理斯《三字经》编译本汉字部件的统计与分析第79-82页
    3.3 翟理斯《三字经》编译本中的汉字教学观第82-84页
        3.3.1 形、音、义并重,兼顾偏旁与部首第82页
        3.3.2 注重字义、部件义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第82-83页
        3.3.3 注重常用字教学,在不断重现的基础上达到牢记第83-84页
第四章 翟理斯的初级汉语教学观第84-96页
    4.1 《汉言无师自明》的教学观第84-87页
        4.1.1 《汉言无师自明》概述第84-86页
        4.1.2 以句为教学单位的速成口语教学第86-87页
    4.2 从《字学举隅》到《三字经》的教学观第87-90页
        4.2.1 《字学举隅》概述第87-89页
        4.2.2 《三字经》编译本对《字学举隅》的改进第89-90页
        4.2.3 以汉字为教学单位的基础教学第90页
    4.3 《百个最好的汉字》的教学观第90-96页
        4.3.1 《百个最好的汉字》介绍第90-92页
        4.3.2 以汉字为基础组词造句的初级汉语教学观第92-96页
第五章 基本结论第96-101页
    5.1 翟理斯《三字经》编译本的体例创新第96页
    5.2 翟理斯《三字经》的教学特点第96-97页
    5.3 翟理斯的初级汉语教学观第97-98页
    5.4 翟理斯《三字经》编译本的不足第98-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附录第103-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音乐对儿童孤独症治疗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论《呼啸山庄》中理性与激情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