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3 研究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5.1 论文的创新 | 第16页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旅游 | 第17页 |
2.1.2 全域旅游 | 第17页 |
2.1.3 全域旅游示范区 | 第17-18页 |
2.1.4 全域旅游目的地 | 第18页 |
2.1.5 旅游资源 | 第18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2.1 旅游系统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区域协同论 | 第19页 |
2.2.3 旅游产业集聚理论 | 第19页 |
2.2.4 公共服务理论 | 第19-21页 |
3 兴化市“全域旅游”建设的现状 | 第21-34页 |
3.1 兴化市旅游资源禀赋 | 第21-25页 |
3.1.1 兴化市生态资源独特 | 第21-23页 |
3.1.2 兴化市人文资源深厚 | 第23-24页 |
3.1.3 兴化市农业资源富饶 | 第24-25页 |
3.2 兴化市“全域旅游”发展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 第25-29页 |
3.2.1 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 | 第25-26页 |
3.2.2 旅游景区品质不断优化 | 第26页 |
3.2.3 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 第26-27页 |
3.2.4 旅游设施更加完善 | 第27-28页 |
3.2.5 旅游经济效益增强 | 第28-29页 |
3.3 兴化市建设“全域旅游”城市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3.3.1 全市旅游产品档次不高 | 第29-30页 |
3.3.2 旅游接待能力不足 | 第30-31页 |
3.3.3 景区管理服务水平滞后 | 第31-32页 |
3.3.4 旅游重大项目推进缓慢 | 第32页 |
3.3.5 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 第32-33页 |
3.3.6 旅游产业层次较低 | 第33-34页 |
4 兴化市“全域旅游”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4.1 旅游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 第34-35页 |
4.1.1 旅游管理组织架构不够完善 | 第34页 |
4.1.2 旅游经营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 第34页 |
4.1.3 投融资机制有待健全 | 第34-35页 |
4.2 优质旅游资源缺乏创新 | 第35-36页 |
4.2.1 特色资源挖掘不深 | 第35页 |
4.2.2 旅游项目同质化竞争激烈 | 第35-36页 |
4.3 旅游投入力度不足 | 第36-37页 |
4.3.1 旅游建设资金短缺 | 第36页 |
4.3.2 景区管理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 第36页 |
4.3.3 旅游开发用地供给矛盾突出 | 第36-37页 |
4.4 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较高 | 第37-38页 |
4.4.1 生态环境决定旅游开发项目 | 第37页 |
4.4.2 生态环境影响投资主体决策 | 第37-38页 |
4.5 共建共享氛围不浓 | 第38-39页 |
4.5.1 “全域旅游”共建意识不强 | 第38页 |
4.5.2 旅游信息共建共享亟待开发 | 第38页 |
4.5.3 市民参与度仍需提升 | 第38-39页 |
5 国内“全域旅游”建设经验借鉴 | 第39-44页 |
5.1 安徽省旌德县“全域旅游”建设经验 | 第39-41页 |
5.1.1 旌德县旅游发展现状 | 第39页 |
5.1.2 旌德县政策举措 | 第39-41页 |
5.2 福建省永定县“全域旅游”建设经验 | 第41-42页 |
5.2.1 永定县旅游发展现状 | 第41页 |
5.2.2 永定县政策举措 | 第41-42页 |
5.3 旌德县和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经验启示 | 第42-44页 |
5.3.1 从区域旅游整体规划出发 | 第42页 |
5.3.2 从旅游开发基本要素提升 | 第42-43页 |
5.3.3 从政府职能建设角度发力 | 第43-44页 |
6 兴化市“全域旅游”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44-52页 |
6.1 全方位加强体制建设 | 第44-45页 |
6.1.1 成立兴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 第44页 |
6.1.2 建立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第44页 |
6.1.3 理顺景区管理运营方式 | 第44-45页 |
6.2 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要素 | 第45-48页 |
6.2.1 开发特色饮食 | 第45页 |
6.2.2 改善住宿环境 | 第45-46页 |
6.2.3 优化交通条件 | 第46页 |
6.2.4 提升游览质量 | 第46-47页 |
6.2.5 扩大娱乐消费 | 第47页 |
6.2.6 增强购物体验 | 第47页 |
6.2.7 培育新兴旅游要素 | 第47-48页 |
6.3 制定“全域旅游”发展政策 | 第48-49页 |
6.3.1 加大资金投入 | 第48-49页 |
6.3.2 完善用地保障 | 第49页 |
6.3.3 优化人才政策 | 第49页 |
6.4 加强“全域旅游”环境建设 | 第49-52页 |
6.4.1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 第49-50页 |
6.4.2 维护旅游市场环境 | 第50页 |
6.4.3 强化旅游宣传推广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