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无线定位 | 第12-15页 |
1.1.1 常见室外无线定位系统 | 第12-14页 |
1.1.2 常见室内无线定位系统 | 第14-15页 |
1.2 UWB 技术在室内无线定位中的优势 | 第15-17页 |
1.2.1 UWB 定义 | 第15-16页 |
1.2.2 UWB 特点和优势 | 第16-17页 |
1.3 UWB 定位中同步技术的重要性 | 第17-18页 |
1.4 UWB 定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1 单基站定位国内外研究 | 第18-19页 |
1.4.2 基于 UWB 单基站定位协议 | 第19页 |
1.4.3 同步算法 | 第19-21页 |
1.5 论文工作安排 | 第21-23页 |
2 无线定位原理及算法 | 第23-35页 |
2.1 时间定位方法 | 第23-25页 |
2.1.1 TOA 定位 | 第23-24页 |
2.1.2 TDOA 定位 | 第24-25页 |
2.2 基于角度的定位原理——AOA 定位 | 第25-26页 |
2.3 基于能量的定位原理——RSS 定位 | 第26-28页 |
2.4 最小二乘法算法以及最大概率算法 | 第28-34页 |
2.4.1 最小二乘算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 | 第28-32页 |
2.4.2 最大概率算法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UWB 单基站无线定位模型系统 | 第35-52页 |
3.1 UWB 脉冲的形成以及调制方式 | 第35-41页 |
3.1.1 UWB 脉冲的形成 | 第35-37页 |
3.1.2 UWB 脉冲调制方式 | 第37-41页 |
3.2 信道的描述 | 第41-46页 |
3.2.1 信道噪声 | 第42-43页 |
3.2.2 信号衰减 | 第43-44页 |
3.2.3 信号时延 | 第44-46页 |
3.3 定位基站的建设 | 第46-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UWB 定位通信协议研究 | 第52-62页 |
4.1 IEEE802.15.4a 通信协议框架 | 第52-55页 |
4.1.1 IEEE802.15.4a 定位通信帧结构 | 第52-53页 |
4.1.2 同步头的设计 | 第53-55页 |
4.2 单基站 UWB 定位协议设计 | 第55-58页 |
4.2.1 单基站 UWB 定位协议同步头设计 | 第55-56页 |
4.2.2 物理层协议头的设计 | 第56-58页 |
4.3 时间戳的设计 | 第58-61页 |
4.3.1 时间戳报文结构 | 第59页 |
4.3.2 定位品质因子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同步捕获算法研究 | 第62-80页 |
5.1 超宽带通信系统同步基础问题 | 第62-63页 |
5.2 时钟同步算法 | 第63-69页 |
5.2.1 经典的双向测距算法 | 第63-64页 |
5.2.2 双向节点同步算法 | 第64-69页 |
5.3 捕获算法研究 | 第69-77页 |
5.3.1 二进制正交 PPM 单脉冲相干接收 | 第70-71页 |
5.3.2 相干接收仿真结果 | 第71-75页 |
5.3.3 基于最大能量检测的非相干接收算法 | 第75-77页 |
5.4 系统总体仿真结果 | 第77-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80页 |
6.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个人简历 | 第88-89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