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中学生物教师有声教学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目的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2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2-14页
    一、研究思路第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14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12-13页
        (二)观察法第13页
        (三)定性分析法第13页
        (四)定量分析法第13页
        (五)访谈法第13-14页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第14-18页
    一、概念界定第14-15页
        (一)新手型教师第14页
        (二)熟手型教师第14页
        (三)专家型教师第14-15页
        (四)有声教学语言行为第15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8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7-18页
第四章 调查工具的编制第18-21页
    一、确立中学生物教师有声教学语言行为指标体系第18-19页
    二、编制中学生物教师有声教学语言行为观察等级量表第19-21页
第五章 中学生物教师有声教学语言行为观察第21-32页
    一、观察对象的选取第21-22页
    二、观察等级量表的应用举例第22-23页
    三、三类教师有声教学语言行为比较的结果与分析第23-32页
        (一)三类教师各指标整体比较的结果第23-26页
        (二)三类教师各指标两两比较的结果第26-29页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第29-32页
第六章 原因、结论及建议第32-35页
    一、原因分析第32页
    二、结论第32-33页
    三、建议第33-35页
        (一)加强外校交流,融合多元教学语言文化第33页
        (二)采取针对性策略,培训教师有声教学语言第33-34页
        (三)举办新老教师交流会,集中指导定期总结第34页
        (四)搭建提升平台,促进有声教学语最优化第34-35页
第七章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附录A 量化等级5的赋分标准说明第38-39页
附录B 量化等级3的赋分标准说明第39-40页
附录C 量化等级1的赋分标准说明第40-41页
附录D 中学生物教师有声教学语言行为访谈提纲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机对科学探究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编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