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车上交通安全与防护设施论文

校车四点式儿童安全带的结构设计及仿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校车儿童乘员安全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1 国外校车儿童乘员安全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校车儿童乘员安全研究现状第14页
    1.3 儿童乘员伤害的特殊性第14-15页
    1.4 儿童乘员伤害评价第15-18页
        1.4.1 儿童乘员损伤的评价体系第15-16页
        1.4.2 美国 FMVSS 213 法规评价准则第16-17页
        1.4.3 美国 FMVSS 222 法规评价准则:校车试验标准第17页
        1.4.4 欧洲 ECE R80 法规:校车试验标准第17页
        1.4.5 我国校车乘员安全标准第17-18页
    1.5 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概述第18-20页
        1.5.1 学生座椅系统的定义第18页
        1.5.2 学生座椅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第18-20页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0-22页
        1.6.1 研究目的第20-21页
        1.6.2 本文主要内容第21-22页
第2章 校车四点式儿童安全带的结构设计第22-31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校车四点式儿童安全带的设计要求第22-23页
    2.3 校车四点式儿童安全带的结构方案设计第23-27页
        2.3.1 腰带总成第24-25页
        2.3.2 肩带总成第25-27页
        2.3.3 肩带导向机构第27页
    2.4 校车座椅及四点式儿童安全带的样件加工第27-29页
        2.4.1 校车四点式儿童座椅的加工第27-29页
        2.4.2 校车四点式儿童安全带的加工第29页
    2.5 校车四点式儿童安全带的使用及优点第29-30页
        2.5.1 校车四点式儿童安全带的使用第29-30页
        2.5.2 校车四点式儿童安全带的优点第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校车两点式与四点式安全带的对比试验研究第31-44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试验方法第31-32页
    3.3 试验准备第32-38页
        3.3.1 试验台车准备第32-33页
        3.3.2 座椅及安全带的安装第33-34页
        3.3.3 试验儿童假人的准备第34-35页
        3.3.4 传感器装置准备第35-36页
        3.3.5 数据采集仪准备第36页
        3.3.6 高速摄像机和照明系统准备第36-37页
        3.3.7 速度采集仪第37-38页
    3.4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38-43页
        3.4.1 试验台车加速度曲线对比第38-39页
        3.4.2 试验假人动画对比第39-41页
        3.4.3 假人损伤曲线对比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校车两点式和四点式安全带的仿真验证第44-54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正面碰撞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4-47页
        4.2.1 加速度场第44页
        4.2.2 校车前、后排座椅模型的建立第44-45页
        4.2.3 接触的定义第45页
        4.2.4 儿童假人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4.2.5 儿童安全带模型的建立第46-47页
    4.3 仿真模型的验证第47-53页
        4.3.1 两点式安全带仿真模型验证第47-50页
        4.3.2 校车四点式儿童安全带仿真模型验证第50-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不同条件下两点式和四点式安全带的仿真研究第54-63页
    5.1 引言第54-55页
    5.2 座椅间距对不同形式安全带模型的影响分析第55-60页
        5.2.1 座椅间距为620mm第55-57页
        5.2.2 座椅间距为530mm第57-60页
    5.3 不同年龄段儿童佩戴校车四点式安全带的正面碰撞对比分析第60-62页
        5.3.1 模型的建立第60页
        5.3.2 损伤结果对比第60-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灰岩矿物与化学组成及其在沥青路面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北斗卫星的车载定位与通信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