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图表清单 | 第8-11页 |
注释表 | 第11-13页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 | 第14-17页 |
1.2.1 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 第14-15页 |
1.2.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第15-16页 |
1.2.3 线控转向系统 | 第16页 |
1.2.4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 | 第16-17页 |
1.3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20-30页 |
2.1 线性二自由度整车模型 | 第20-22页 |
2.2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建模 | 第22-26页 |
2.2.1 转向盘系统模型 | 第22-23页 |
2.2.2 转角电机模型 | 第23-24页 |
2.2.3 双排行星齿轮机构模型 | 第24-25页 |
2.2.4 齿轮齿条模型 | 第25-26页 |
2.2.5 减速机构模型 | 第26页 |
2.3 前轮转角模型 | 第26-27页 |
2.4 轮胎模型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控制规律研究 | 第30-45页 |
3.1 车速和转向盘转角对转向特性的影响 | 第30-34页 |
3.1.1 车速对转向特性的影响 | 第30-33页 |
3.1.2 转向盘转角对转向特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 理想传动比控制规律 | 第34-39页 |
3.2.1 理想传动比设计要求 | 第34-35页 |
3.2.2 基于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的理想传动比控制规律 | 第35-36页 |
3.2.3 基于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和侧向加速度增益的理想传动比控制规律 | 第36-37页 |
3.2.4 基于插值拟合理想传动比控制规律 | 第37-39页 |
3.3 理想传动比控制规律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4页 |
3.3.1 时域仿真分析 | 第39-43页 |
3.3.2 频域仿真分析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变传动比控制策略研究 | 第45-56页 |
4.1 变传动比控制逻辑 | 第45-46页 |
4.2 变传动比模糊推理 | 第46-49页 |
4.3 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 | 第49-53页 |
4.3.1 模糊自适应 PID | 第49-50页 |
4.3.2 控制器参数整定 | 第50-53页 |
4.4 基于模糊自适应 PID 的变传动比控制仿真分析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 | 第56-67页 |
5.1 横摆角速度控制 | 第56页 |
5.2 附加转角反馈控制 | 第56-58页 |
5.3 无侧向风干扰的整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 第58-61页 |
5.3.1 仿真模型 | 第58-60页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5.4 侧向风干扰下的整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 第61-66页 |
5.4.1 仿真模型 | 第61-64页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