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文献综述法 | 第13页 |
1.3.2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13页 |
1.3.3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1 科学意义 | 第14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5-16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 第16-29页 |
2.1 农村金融演变及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 第16-18页 |
2.1.1 农村金融的演变 | 第16-18页 |
2.1.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 第18页 |
2.2 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 第18-29页 |
2.2.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18-23页 |
2.2.2 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3. 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 第29-39页 |
3.1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 | 第29-32页 |
3.1.1 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来源及特点 | 第29-30页 |
3.1.2. 农村金融发展对经营性收入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 第32-35页 |
3.2.1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来源及特点 | 第32-33页 |
3.2.2 农村金融发展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3-35页 |
3.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1.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的来源及特点 | 第35-36页 |
3.3.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财产及转移性收入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 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第38-39页 |
4.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9-45页 |
4.1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的处理 | 第39-40页 |
4.2 模型的建立 | 第40-43页 |
4.2.1 单位根检验 | 第40页 |
4.2.2 协整检验 | 第40-42页 |
4.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2-43页 |
4.3 结论及分析 | 第43-45页 |
4.3.1 从经营性收入的角度分析 | 第43页 |
4.3.2 从工资性收入来分析 | 第43-44页 |
4.3.3 从财产和转移性收入的角度分析 | 第44-45页 |
5. 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 | 第45-51页 |
5.1 扩大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提高金融支农的效率 | 第46页 |
5.2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 第46-47页 |
5.3 提高产权明晰度,增加财产性收入 | 第47-48页 |
5.4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 | 第48-49页 |
5.5 加大对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创新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