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 1 绪论 | 第13-27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1.2.1 中国创新机构 | 第15-16页 |
| 1.2.2 合作创新 | 第16页 |
| 1.2.3 知识溢出 | 第16-17页 |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 1.3.1 合作创新的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 1.3.2 知识溢出的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3-25页 |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5-27页 |
| 2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创新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 第27-46页 |
| 2.1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创新的背景 | 第27-33页 |
| 2.1.1 研发全球化 | 第27-30页 |
| 2.1.2 开放式创新 | 第30-32页 |
| 2.1.3 反向创新 | 第32-33页 |
| 2.2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创新的发展现状 | 第33-46页 |
| 2.2.1 合作创新的项目数量迅速增长,合作意愿持续增强 | 第33-35页 |
| 2.2.2 合作创新的研究人员和资金投入扩张迅猛 | 第35-38页 |
| 2.2.3 合作集中于高技术领域,但行业分布逐步拓展 | 第38-42页 |
| 2.2.4 合作模式多样化发展,合作深度逐步延伸 | 第42-46页 |
| 3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创新的驱动因素与空间格局 | 第46-61页 |
| 3.1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创新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46-53页 |
| 3.1.1 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动机 | 第46-50页 |
| 3.1.2 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机 | 第50-53页 |
| 3.2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研发投入的空间格局 | 第53-61页 |
| 3.2.1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研发投入的空间分布 | 第54-56页 |
| 3.2.2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研发投入的空间变动趋势 | 第56-61页 |
| 4 合作创新对本土机构知识溢出的机制分析与实证研究 | 第61-80页 |
| 4.1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创新对本土机构知识溢出的机制 | 第61-71页 |
| 4.1.1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创新的直接知识溢出效应 | 第62-66页 |
| 4.1.2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创新的间接知识溢出效应 | 第66-69页 |
| 4.1.3 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 | 第69-71页 |
| 4.2 跨国公司与中国创新机构合作创新对本土机构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 | 第71-80页 |
| 4.2.1 变量选取与分析 | 第72-73页 |
| 4.2.2 提出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73-75页 |
| 4.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75-76页 |
| 4.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76-80页 |
| 5 结论 | 第80-82页 |
| 附录 | 第82-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 后记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