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对象——《红旗周报》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3-15页 |
1.4.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红旗周报》的作者群体与发行研究 | 第15-34页 |
2.1 《红旗周报》的作者群体研究 | 第15-23页 |
2.1.1 以张闻天为首的言论作者 | 第15-20页 |
2.1.2 政府领导——公文类文件的作者 | 第20-21页 |
2.1.3 中国工农通讯社与工农通信员 | 第21-23页 |
2.1.4 《红旗周报》作者群体对媒介功能的影响 | 第23页 |
2.2 《红旗周报》的发行研究 | 第23-34页 |
2.2.1 《红旗周报》的秘密发行工作——封面伪装 | 第24-31页 |
2.2.2 封面伪装与国民党新闻审查制度 | 第31-32页 |
2.2.3 《红旗周报》的发行对媒介功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3章 作为党政喉舌的《红旗周报》 | 第34-42页 |
3.1 发布各类公文 | 第34-37页 |
3.2 进行工作指导与研究 | 第37-38页 |
3.3 开展工作批评与总结 | 第38-40页 |
3.4 《红旗周报》的喉舌功能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作为了解世界窗口的《红旗周报》 | 第42-49页 |
4.1 关于苏联的报道 | 第42-43页 |
4.2 关于法西斯的报道 | 第43-45页 |
4.3 关于日本的报道 | 第45-46页 |
4.4 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报道 | 第46-48页 |
4.5 《红旗周报》的窗口功能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作为苏区宣传工具的《红旗周报》 | 第49-57页 |
5.1 关于苏区的报道 | 第49-50页 |
5.2 特色专栏集中报道苏区相关信息 | 第50-54页 |
5.2.1 特色专栏——蓬蓬勃勃的苏维埃运动 | 第50-53页 |
5.2.2 以湘鄂西通信为代表的各苏区通信 | 第53-54页 |
5.3 《红旗周报》的苏区宣传工具功能小结 | 第54-57页 |
第6章 《红旗周报》的办报宗旨及其媒介功能的特性研究 | 第57-63页 |
6.1 《红旗周报》的办报宗旨 | 第57-58页 |
6.2 《红旗周报》的媒介功能特性研究 | 第58-60页 |
6.2.1 鲜明的喉舌功能 | 第58-59页 |
6.2.2 明确的宣传功能 | 第59-60页 |
6.2.3 强大的战斗功能 | 第60页 |
6.3 《红旗周报》的历史贡献 | 第60-61页 |
6.3.1 重要的传承作用 | 第60-61页 |
6.3.2 对共产党工作的辅助作用 | 第61页 |
6.4 小结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