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绩效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法和主成分法的比较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言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研究创新 | 第19-21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并购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 第21-27页 |
2.1 并购概念、类型及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2.1.1 并购概念 | 第21页 |
2.1.2 并购类型 | 第21-22页 |
2.1.3 并购理论依据 | 第22-23页 |
2.2 并购绩效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2.2.1 事件研究法 | 第23页 |
2.2.2 会计研究法 | 第23-24页 |
2.2.3 前沿效率研究法 | 第24页 |
2.2.4 非财务指标评估法 | 第24页 |
2.2.5 个案研究法 | 第24页 |
2.2.6 研究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24-27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动因与效应分析 | 第27-33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动因 | 第27-28页 |
3.1.1 追求市场势力 | 第27页 |
3.1.2 追求规模经济 | 第27页 |
3.1.3 追求业务多元化 | 第27-28页 |
3.1.4 追求综合效率 | 第28页 |
3.1.5 政府干预 | 第28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效应 | 第28-33页 |
3.2.1 市场份额效应 | 第28-29页 |
3.2.2 规模经济效应 | 第29-30页 |
3.2.3 业务多元化效应 | 第30-31页 |
3.2.4 效率提升效应 | 第31-33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绩效实证分析 | 第33-49页 |
4.1 基于随机前沿效率法的并购绩效分析 | 第33-43页 |
4.1.1 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4.1.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35页 |
4.1.3 实证模型和变量说明 | 第35-38页 |
4.1.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8-43页 |
4.2 基于会计研究法的并购绩效分析 | 第43-47页 |
4.2.1 财务指标界定 | 第43-44页 |
4.2.2 主成分分析法下测度银行绩效 | 第44-46页 |
4.2.3 并购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 两种方法下并购绩效实证结果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5.1.1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动因与效应相关结论 | 第49页 |
5.1.2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绩效相关结论 | 第49-50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0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表 | 第55-60页 |
附表1 并购样本银行规模经济SE值计算结果 | 第55-56页 |
附表2 样本银行多元化D值计算结果 | 第56-57页 |
附表3 样本银行成本效率CEFF估计结果 | 第57-58页 |
附表4 样本银行利润效率AEFF估计结果 | 第58-59页 |
附表5 成分分析法效率值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