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安管理法令论文

网约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承担主体问题研究--以李某诉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等案为视角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2页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一) 论文选题背景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1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 文献分析法第11页
        (二) 案例分析法第11-12页
第一章 案件基本情况第12-17页
    一、李某诉裴某、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案情概述..第12页
        (一) 案情简介第12页
        (二) 判决结果第12页
        (三) 争议焦点第12页
    二、冯某诉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唐某、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中心支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案情概述第12-13页
        (一) 案情简介第12-13页
        (二) 判决结果第13页
        (三) 争议焦点第13页
    三、赵某诉余某、北京神州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支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案情概述第13-14页
        (一) 案情简介第13-14页
        (二) 判决结果第14页
        (三) 争议焦点第14页
    四、王某某诉王某、北京神州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天津安驾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昌平分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案情概述第14-15页
        (一) 案情简介第14-15页
        (二) 判决结果第15页
        (三) 争议焦点第15页
    五、案例争议焦点小结第15-17页
第二章 法理分析第17-25页
    一、网约车的界定第17-18页
        (一) 网约车的概念第17页
        (二) 《网约车暂行办法》对网约车的定性第17-18页
        (三) 《网约车暂行办法》对责任承担主体的规定第18页
    二、网约车交通事故责任承担主体问题的争议第18-25页
        (一) 平台自有模式第18-19页
        (二) 劳务派遣模式第19-21页
        (三) 私家车挂靠模式第21-25页
第三章 结论与启示第25-33页
    一、网约车交通事故责任承担主体的认定第25-30页
        (一) 平台自有模式下责任承担主体的认定第25页
        (二) 劳务派遣模式下责任承担主体的认定第25-26页
        (三) 私家车挂靠模式下责任承担主体的认定第26-29页
        (四) 小结第29-30页
    二、分析网约车交通事故责任承担主体问题所得启示第30-33页
        (一) 立法启示第30-31页
        (二) 司法启示第31-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租房退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