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理论阐述 | 第15-23页 |
一、关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基本理论 | 第15-19页 |
(一)知情权理论 | 第15-17页 |
(二)人民主权理论 | 第17-18页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19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基本原则 | 第19-23页 |
(一)“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 | 第19-21页 |
(二)利益衡量原则 | 第21-22页 |
(三)可分割性原则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35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历史进程及现状 | 第23-30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在我国的历史进程 | 第23-24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现状 | 第24-30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问题分析 | 第30-35页 |
(一)立法方面的不足 | 第30-31页 |
(二)依申请公开存在的阻却事由 | 第31-34页 |
(三)限制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其他事由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存在不足的原因 | 第35-39页 |
一、政府和公民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 第35-37页 |
(一)行政机关法律意识的欠缺 | 第35-36页 |
(二)公民对权利的认识不足 | 第36-37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 第37-39页 |
(一)《条例》及相应法规急需修订 | 第37-38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及国家安全等法律不衔接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建议 | 第39-49页 |
一、加强培养政府和公民的法律意识 | 第39-42页 |
(一)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工作监督 | 第39-41页 |
(二)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 | 第41-42页 |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法律体系 | 第42-47页 |
(一)提高《条例》的法律位阶 | 第42-43页 |
(二)对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保护范围进行界定 | 第43页 |
(三)对《条例》中的公开内容进行完善 | 第43-46页 |
(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审查制度 | 第46-47页 |
三、正确认识国家秘密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关系 | 第47-49页 |
(一)明确国家秘密的保护范围、确定主体、定密规则 | 第47-48页 |
(二)理清国家秘密与政府信息公开的逻辑关系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