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烟草品质研究 | 第11-13页 |
1.1.1 烤烟烟叶品质因素 | 第11-12页 |
1.1.2 烤烟品质提升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不同香型烟叶风格特征 | 第13-14页 |
1.2.1 清香型产区烟叶风格特色 | 第13-14页 |
1.2.2 浓香型产区烟叶风格特色 | 第14页 |
1.2.3 中间香型产区烟叶风格特色 | 第14页 |
1.3 烤烟烟叶中的致香物质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1 苯丙氨酸类降解物 | 第16页 |
1.3.2 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 | 第16页 |
1.3.3 美拉德反应产物 | 第16-17页 |
1.3.4 质体色素降解产物 | 第17页 |
1.3.5 致香物质来源及对卷烟香吃味的贡献 | 第17-18页 |
1.4 烟草致香物质的影响因素 | 第18-21页 |
1.4.1 遗传因素 | 第18-19页 |
1.4.2 生态环境 | 第19页 |
1.4.3 栽培措施 | 第19-20页 |
1.4.4 烘烤调制 | 第20-21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不同香型产区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 第23-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2.1.1 大田试验 | 第23页 |
2.1.2 烟样制备 | 第23页 |
2.1.3 常规化学成分分析 | 第23页 |
2.1.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页 |
2.1.5 烟草及烟草制品烟碱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2.1.6 烟草及烟草制品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 第24页 |
2.1.7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氮测定方法 | 第24页 |
2.1.8 烟草及烟草制品常规化学成分测定方法及国家标准 | 第24页 |
2.1.9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2.2.1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 | 第24-25页 |
2.2.2 不同香型产区试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 | 第25-27页 |
2.2.3 不同香型产区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 第27-28页 |
第3章 不同香型产区烟叶致香成分差异分析 | 第28-4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3.1.1 大田试验 | 第28页 |
3.1.2 烟样制备 | 第28页 |
3.1.3 致香成分分析 | 第28页 |
3.1.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3.1.5 样品前处理 | 第28-29页 |
3.1.6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第29页 |
3.1.7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3.2 不同香型产区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差异 | 第29-33页 |
3.2.1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组成 | 第29页 |
3.2.2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的含量差异 | 第29-31页 |
3.2.3 不同香型产区试点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的含量差异 | 第31-32页 |
3.2.4 质体色素降解产物中的关键致香物质分析 | 第32-33页 |
3.3 不同香型产区烟叶苯丙氨酸类降解物差异分析 | 第33-35页 |
3.3.1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苯丙氨酸类降解物的含量差异 | 第33-34页 |
3.3.2 不同香型产区烟叶苯丙氨酸类产物的含量差异 | 第34页 |
3.3.3 苯丙氨酸类产物中的关键致香物质分析 | 第34-35页 |
3.4 不同香型产区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差异分析 | 第35-38页 |
3.4.1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差异 | 第35-36页 |
3.4.2 不同香型产区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差异 | 第36-37页 |
3.4.3 美拉德反应产物中的关键致香成分分析 | 第37-38页 |
3.5 不同香型产区烟叶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差异分析 | 第38-41页 |
3.5.1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差异 | 第38-39页 |
3.5.2 不同香型产区烟叶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差异 | 第39-40页 |
3.5.3 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中的关键致香成分分析 | 第40-41页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1-46页 |
4.1 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差异分析 | 第41页 |
4.2 不同香型产区烤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差异分析 | 第41-43页 |
4.3 讨论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