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1.1 新型城镇化 | 第17页 |
2.1.2 小城镇 | 第17页 |
2.1.3 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 | 第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小城镇建设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18页 |
2.2.3 集聚理论 | 第18页 |
2.2.4 增长极理论 | 第18-19页 |
3 宁德市飞鸾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进展与评价 | 第19-24页 |
3.1 飞鸾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进展情况 | 第19-20页 |
3.1.1 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总体进展 | 第19页 |
3.1.2 宁德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整体进展情况 | 第19页 |
3.1.3 飞鸾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进展 | 第19-20页 |
3.2 飞鸾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评价 | 第20-24页 |
3.2.1 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 第20-22页 |
3.2.2 飞鸾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评价 | 第22-24页 |
4 影响宁德市飞鸾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因素 | 第24-28页 |
4.1 政府职责缺位 | 第24-25页 |
4.2 特色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发挥 | 第25页 |
4.3 投融资渠道偏少 | 第25-26页 |
4.4 现行土地政策影响小城镇发展 | 第26-28页 |
5 飞鸾镇面临的新要求与福建其他试点镇的经验借鉴 | 第28-35页 |
5.1 飞鸾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面临的新要求 | 第28-30页 |
5.1.1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 | 第28页 |
5.1.2 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要求 | 第28-29页 |
5.1.3 宁德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新要求 | 第29-30页 |
5.2 福建省其他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30-35页 |
5.2.1 福鼎市太姥山镇综合改革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30-31页 |
5.2.2 南平市徐墩镇综合改革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31-35页 |
6 推进宁德市飞鸾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35-43页 |
6.1 推进飞鸾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总体思路 | 第35-36页 |
6.1.1 指导思想 | 第35页 |
6.1.2 目标和任务 | 第35-36页 |
6.2 推进飞鸾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36-43页 |
6.2.1 转变政府角色定位,提升建设决策水平 | 第36-37页 |
6.2.2 推动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聚 | 第37-39页 |
6.2.3 引入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 第39-40页 |
6.2.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人口集聚 | 第40页 |
6.2.5 扩大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覆盖面,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40-41页 |
6.2.6 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提升服务水平 | 第41-4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