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

绩效预算改革与人大预算监督机制完善--以上海市闵行区人大主导型绩效预算改革实践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15页
第一章 当前预算监督权的难于落实严重制约了人大监督权的实现第15-20页
 第一节 预算监督权在当今人大监督权体系中所处的核心地位第15-16页
 第二节 传统预算的运行模式第16-17页
 第三节 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人大预算监督权的难于落实第17-20页
  一、封闭化的预算编制为人大后续的预算监督中出现的问题埋下伏笔第17-18页
  二、人大的预算审批权在实践中常常蜕化为“预算同意权”第18页
  三、预算调整权的滥用使得人大通过的预算沦为具文第18-19页
  四、预算执行往往成为人大预算监督的“盲区”第19-20页
第二章 绩效预算改革是否可成为加强人大(议会)预算监督的必要且可行的路径第20-29页
 第一节 绩效预算的要素、运行及与传统预算的初步比较第20-26页
  一、绩效预算的要素第20-22页
  二、绩效预算的运行第22-25页
  三、绩效预算与传统预算的初步比较第25-26页
 第二节 绩效预算是加强人大(议会)预算监督的必由之路第26-27页
 第三节 绩效预算对传统预算监督缺点的克服为其奠定了可行性 基础第27-29页
  一、第一次绩效预算改革的合规性取向加强了议会对于预算收支 的控制第27页
  二、第二次绩效预算改革的合理性取向提高了议会对于预算效果 的控制第27-29页
第三章 如何发展我国的绩效预算模式以完善人大的预算监督机制第29-62页
 第一节 我国人大主导型绩效预算改革可资借鉴的国外经验第29-38页
  一、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指南”使得议会的预算控制提前到编制阶段第29-33页
  二、专业性的绩效评估机构成为了议会预算审批的有力助手第33-35页
  三、议会主导的广泛的交涉机制和严格的程序机制为预算调整权的滥用构筑了屏障第35-36页
  四、议会的问责与激励措施使绩效预算的执行力大大提高第36-38页
 第二节 如何发展我国的人大主导型绩效预算模式——以上海市闵行区的实践为例第38-56页
  一、改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之成为我国的“预算指南”以控制预算编制第38-45页
  二、改造人大的预算工作机构和其他专门机构以适应对预算“先评估,后审批”的需要第45-48页
  三、构建人大为主导的广泛的交涉机制和严格的程序机制以保证预算的“刚性”第48-53页
  四、完善人大的问责与激励机制以提高绩效预算的执行力第53-56页
 第三节 影响我国人大主导型绩效预算改革推广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及应对方案第56-62页
  一、影响我国人大主导型绩效预算改革推广的积极因素第56-59页
  二、影响我国人大主导型绩效预算改革推广的消极因素以及应对方案第59-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7-68页
后记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税申报瑕疵修正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监督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以“四万亿”投资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