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之基本理论 | 第13-20页 |
第一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一、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内涵 | 第13-15页 |
二、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性质辨析 | 第16-18页 |
一、纳税申报的法律性质 | 第16-18页 |
二、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性质 | 第18页 |
第三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产生的客观原因 | 第18-20页 |
一、纳税申报期限短,资料多,可能会导致申报错误 | 第19页 |
二、税法规范多、种类多,导致法律适用错误 | 第19页 |
三、电子申报系统运行的不稳定,极易出现申报瑕疵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之理论基础 | 第20-33页 |
第一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经济学基础 | 第20-23页 |
一、税收效率的界定 | 第20-21页 |
二、纳税申报瑕疵修正有利于节 约征税成本,提高征税效率 | 第21-22页 |
三、纳税申报瑕疵修正有利于节 约纳税成本,提高税法遵从度 | 第22-23页 |
四、征税效率的提高是税收支出优化的体现 | 第23页 |
第二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法学基础 | 第23-28页 |
一、人权理论 | 第23-24页 |
二、纳税人权利——人权在税法领域的具体化 | 第24-28页 |
第三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税法学基础 | 第28-33页 |
一、税法私法化的基本理论 | 第28-30页 |
二、纳税申报瑕疵修正是税收私法化的要求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制度的域外考察 | 第33-40页 |
第一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制度概况 | 第33-37页 |
一、美国的纳税申报修正制度 | 第33-35页 |
二、日本的纳税申报修正制度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域外考察的启示与借鉴 | 第37-40页 |
一、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分类 | 第37-38页 |
二、纳税申报辅助制度的规定 | 第38页 |
三、纳税申报瑕疵修正和退税请求权的协调 | 第38-39页 |
四、纳税申报瑕疵修正内容的丰富性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若干问题探讨 | 第40-51页 |
第一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适用问题 | 第40页 |
第二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主体确认问题 | 第40-41页 |
一、纳税申报的主体必然是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主体 | 第40页 |
二、征税机关也可以成为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主体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客体问题 | 第41-42页 |
一、税基和税额的明确 | 第41-42页 |
二、税基和税额在纳税申报中的关联 | 第42页 |
三、笔者的观点 | 第42页 |
第四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形式问题 | 第42-44页 |
一、修正申报书的界定 | 第43页 |
二、提交修正申报书的方式 | 第43页 |
三、笔者的观点 | 第43-44页 |
第五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期限问题 | 第44-48页 |
一、纳税申报阶段 | 第44-46页 |
二、税收核定阶段 | 第46页 |
三、税款缴纳阶段 | 第46-47页 |
四、税务稽查阶段 | 第47-48页 |
第六节 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效力问题 | 第48-51页 |
一、修正申报的生效时间 | 第48页 |
二、修正申报的效力内涵 | 第48-51页 |
第五章 我国纳税申报瑕疵修正制度的构建 | 第51-58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现行制度之检讨 | 第51-52页 |
一、我国的传统税务行政理念 | 第51页 |
二、我国的纳税申报实践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我国构建纳税申报瑕疵修正制度的现实基础 | 第52页 |
一、税务行政理念的发展 | 第52页 |
二、税务行政手段的改进 | 第52页 |
第三节 构建纳税申报瑕疵修正制度的建议 | 第52-58页 |
一、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立法制度 | 第52-53页 |
二、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辅助制度 | 第53-55页 |
三、纳税申报瑕疵修正制度的特别措施 | 第55页 |
四、纳税申报瑕疵修正的救济手段 | 第55-56页 |
五、纳税人纳税遵从度的提高——税法意识的培养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