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巡检机器人导航控制算法研究与实验平台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巡检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巡检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 第11页 |
1.4 导航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实验平台设计 | 第15-33页 |
2.1 巡检机器人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5-18页 |
2.2 实验平台的硬件设计 | 第18-23页 |
2.2.1 视觉平台设计 | 第19-22页 |
2.2.2 电磁传感器硬件平台 | 第22-23页 |
2.3 嵌入式软件平台 | 第23-32页 |
2.3.1 系统框架设计 | 第28-30页 |
2.3.2 系统功能实现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巡检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引导线的识别 | 第33-41页 |
3.1 机器人的结构特点 | 第33-34页 |
3.2 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 | 第34-36页 |
3.3 机器人对于引导线的识别 | 第36-40页 |
3.3.1 视觉引导线的识别 | 第36-39页 |
3.3.2 电磁引导线的识别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导航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第41-63页 |
4.1 机器人导航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41-42页 |
4.2 PID 控制算法概述 | 第42-44页 |
4.2.1 PID 控制算法的概念 | 第43页 |
4.2.2 数字 PID 控制算法 | 第43-44页 |
4.3 自适应控制概述 | 第44-47页 |
4.3.1 自适应控制的概念 | 第44-45页 |
4.3.2 自适应控制的分类 | 第45-47页 |
4.4 多组位置式 PID 自适应导航控制 | 第47-53页 |
4.4.1 机器人与引导线的位置关系 | 第47-48页 |
4.4.2 对于引导线路径的划分 | 第48-49页 |
4.4.3 对于引导线的跟踪 | 第49-51页 |
4.4.4 导航控制器设计 | 第51-53页 |
4.5 机器人导航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53-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3-71页 |
5.1 室内环境下的导航性能测试 | 第63-64页 |
5.1.1 室内环境说明 | 第63页 |
5.1.2 导航性能测试 | 第63-64页 |
5.2 变电站现场中的导航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64-70页 |
5.2.1 现场导航性能测试 | 第64-67页 |
5.2.2 现场的采集数据分析 | 第67-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3页 |
6.1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71-7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