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市公司舞弊手段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 | 第16-21页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2 理论分析框架 | 第19-20页 |
2.2.1 舞弊的定义 | 第19页 |
2.2.2 舞弊手段的分类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案例的选取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 第21-25页 |
3.1 案例样本的选取 | 第21-22页 |
3.2 描述性统计 | 第22-2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案例介绍 | 第25-49页 |
4.1 蓝田股份 | 第25-27页 |
4.1.1 公司简介 | 第25页 |
4.1.2 舞弊手段 | 第25-27页 |
4.2 丰乐种业 | 第27-29页 |
4.2.1 公司简介 | 第27页 |
4.2.2 舞弊手段 | 第27-29页 |
4.3 银广夏 | 第29-32页 |
4.3.1 公司简介 | 第29-30页 |
4.3.2 舞弊手段 | 第30-32页 |
4.4 金健米业 | 第32-33页 |
4.4.1 公司简介 | 第32页 |
4.4.2 舞弊手段 | 第32-33页 |
4.5 秦丰农业 | 第33-35页 |
4.5.1 公司简介 | 第33页 |
4.5.2 舞弊手段 | 第33-35页 |
4.6 远洋渔业(中鲁 B) | 第35-37页 |
4.6.1 公司简介 | 第35-36页 |
4.6.2 舞弊手段 | 第36-37页 |
4.7 金荔科技 | 第37-38页 |
4.7.1 公司简介 | 第37页 |
4.7.2 舞弊手段 | 第37-38页 |
4.8 草原兴发 | 第38-40页 |
4.8.1 公司简介 | 第38页 |
4.8.2 舞弊手段 | 第38-40页 |
4.9 亚华种业 | 第40-41页 |
4.9.1 公司简介 | 第40页 |
4.9.2 舞弊手段 | 第40-41页 |
4.10 荣华实业 | 第41-42页 |
4.10.1 公司简介 | 第41-42页 |
4.10.2 舞弊手段 | 第42页 |
4.11 绿大地 | 第42-45页 |
4.11.1 公司简介 | 第42页 |
4.11.2 舞弊手段 | 第42-45页 |
4.12 万福生科 | 第45-47页 |
4.12.1 公司简介 | 第45页 |
4.12.2 舞弊手段 | 第45-47页 |
4.13 新大地 | 第47-48页 |
4.13.1 公司简介 | 第47页 |
4.13.2 舞弊手段 | 第47-48页 |
4.1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行业特性和舞弊手段共性间的关联 | 第49-57页 |
5.1 分散化采购与虚转主营业务成本 | 第49-51页 |
5.2 生物资产与虚增存货 | 第51-52页 |
5.3 自然灾害与资产调节 | 第52页 |
5.4 土地生产资料与虚增资产 | 第52-53页 |
5.5 分散化销售与虚增收入 | 第53-54页 |
5.6 科技概念与企业业绩 | 第54-55页 |
5.7 审计风险与协助舞弊 | 第55-56页 |
5.8 政府推动与上市舞弊 | 第56页 |
5.9 本章小节 | 第56-5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6.2 建议 | 第5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