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1.1 小麦产量稳定性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1 产量稳定性 | 第14页 |
1.1.2 产量稳定性的概念 | 第14-15页 |
1.2 产量稳定性小麦品种选育 | 第15-20页 |
1.2.1 产量稳定性小麦育种性状指标 | 第15-16页 |
1.2.2 产量稳定性品种选育的一般方法 | 第16-17页 |
1.2.3 国内与CIMMYT合作的广适应品种选育情况 | 第17-18页 |
1.2.4 国内科研单位广适应品种选育情况 | 第18-20页 |
1.3 产量稳定性相关基因的研究策略 | 第20-23页 |
1.3.1 正向遗传学的基因发掘手段 | 第20-22页 |
1.3.2 反向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 与小麦产量稳定性相关的基因 | 第23-27页 |
1.4.1 光周期相关基因 | 第23-24页 |
1.4.2 春化作用相关基因Vrn家族 | 第24页 |
1.4.3 开花抑制基因FLC基因 | 第24-25页 |
1.4.4 CO/FT调节元件 | 第25页 |
1.4.5 与非生物抗性胁迫相关的其他基因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小麦跨生态区产量表现及产量稳定性的鉴定方法 | 第27-41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7-28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27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7页 |
2.1.3 大田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2.1.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9页 |
2.2.1 产量相关性状结果及差异显著性检验 | 第28页 |
2.2.2 品种间跨生态区产量差异的比较和聚类分析 | 第28-33页 |
2.2.3 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跨生态区的产量稳定性 | 第33-36页 |
2.2.4 隶属函数值法鉴定产量稳定性 | 第36-39页 |
2.3 讨论 | 第39-41页 |
2.3.1 小麦跨生态区产量稳定性的鉴定标准 | 第39-40页 |
2.3.2 小麦品种跨生态区产量稳定性表现 | 第40-41页 |
第三章 黑麦异位片段对小麦主要产量性状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49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2页 |
3.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41页 |
3.1.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3.1.3 1RS. 1BL易位系鉴定方法 | 第4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3.2.1 A-PAGE电泳结果 | 第42-43页 |
3.2.2 RIL群体的稳定性分析 | 第43-44页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44-49页 |
第四章 小麦高代重组自交系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49-5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49页 |
4.1.2 小麦总DNA提取 | 第49页 |
4.1.3 SSR标记检测 | 第49-51页 |
4.1.4 遗传图谱构建 | 第51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4.2.1 SSR引物在小麦RIL群体中的多态性 | 第51-52页 |
4.2.2 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52-56页 |
第五章 小麦主要产量性状分析及QTL定位 | 第56-77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5.1.1 材料与田间试验设计 | 第56页 |
5.1.2 QTL分析 | 第56-57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9页 |
5.2.1 RIL群体亲本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表现 | 第57-58页 |
5.2.2 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表现 | 第58-65页 |
5.2.3 RIL群体产量及相关性状QTL分析 | 第65-69页 |
5.2.4 QTL定位的热点区域 | 第69页 |
5.3 讨论 | 第69-77页 |
第六章 小麦单株产量稳定性的QTL定位 | 第77-87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77页 |
6.1.1 材料与田间试验设计 | 第77页 |
6.1.2 单株产量稳定性计算方法 | 第77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77-85页 |
6.2.1 不同生态区单株产量稳定性表现 | 第77-79页 |
6.2.2 RIL群体产量稳定性QTL定位 | 第79-85页 |
6.3 讨论 | 第85-86页 |
6.3.1 QTL(sQ. IH-5B)位点分析 | 第85-86页 |
6.3.2 QTL(sQ. EH-2A)位点分析 | 第86页 |
6.3.3 利用高稳系数法和平均隶属函数值法检测品种(系)的产量稳定性 | 第86页 |
6.4 小结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