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二维离子色谱法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前言第9-24页
    1.1 离子色谱概述第9-15页
        1.1.1 离子色谱基本原理第9-10页
        1.1.2 离子色谱系统第10-11页
        1.1.3 离子色谱的应用第11-14页
        1.1.4 离子色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重要进展第14-15页
    1.2 样品前处理技术第15-18页
        1.2.1 样品的提取第16-17页
        1.2.2 基体干扰的消除第17页
        1.2.3 浓缩与富集第17-18页
    1.3 阀切换技术第18-20页
        1.3.1 阀切换技术简介第18页
        1.3.2 阀切换技术在线基体消除第18-19页
        1.3.3 阀切换技术在线富集痕量物质第19-20页
    1.4 二维液相色谱第20-22页
        1.4.1 二维液相色谱原理第21页
        1.4.2 二维液相色谱的应用第21-22页
    1.5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2 电化学-电化学同时检测二维离子色谱法的构建与应用第24-39页
    2.1 引言第24-25页
    2.2 仪器与试剂第25-27页
        2.2.1 主要仪器第25页
        2.2.2 主要试剂第25-27页
    2.3 电化学-电化学同时检测的二维离子色谱系统的构建第27-32页
        2.3.1 色谱条件第27-29页
        2.3.2 系统流路图第29-31页
        2.3.3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31-32页
        2.3.4 样品前处理第32页
        2.3.5 方法评价第32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2-38页
        2.4.1 十通阀切换时间优化第32-33页
        2.4.2 方法评价第33-36页
        2.4.3 二维离子色谱法在啤酒分析中的应用第36-38页
    2.5 小结第38-39页
3 电导-电化学同时检测的二维离子色谱法的构建与应用第39-50页
    3.1 前言第39页
    3.2 电导-电化学同时检测的二维离子色谱法的构建第39-45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39-40页
        3.2.2 色谱条件第40-42页
        3.2.3 二维离子色谱系统流路图第42-44页
        3.2.4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44页
        3.2.5 样品前处理第44页
        3.2.6 定性与定量第44页
        3.2.7 方法评价第44-4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5-49页
        3.3.1 阀切换时间的优化第45页
        3.3.2 方法评价第45-47页
        3.3.3 二维离子色谱法在大肠杆菌培养液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第47-49页
    3.4 小结第49-50页
4 二维离子色谱法的拓展性应用-三维离子色谱法的构建与应用第50-74页
    4.1 前言第50-51页
    4.2 三维离子色谱阀切换系统的构建第51-60页
        4.2.1 主要仪器第51页
        4.2.2 主要试剂第51-53页
        4.2.3 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第53页
        4.2.4 样品前处理第53页
        4.2.5 色谱条件第53-56页
        4.2.6 三维离子色谱阀切换程序第56-60页
        4.2.7 方法评价第6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0-73页
        4.3.1 捕集条件的优化第60-61页
        4.3.2 阀切换时间的优化第61-62页
        4.3.3 方法评价第62-67页
        4.3.4 三维离子色谱法在热纤梭菌培养液分析中的应用第67-73页
    4.4 小结第73-74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5.1 结论第74-75页
    5.2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6-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APE-OPEN的相平衡计算模块开发
下一篇:磁性碳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