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1 引言第15-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3 文献评述第21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第21-23页
        1.4.1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4-25页
        1.6.1 研究的创新第24页
        1.6.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4-25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5-30页
    2.1 相关概念第25-26页
        2.1.1 普惠金融第25页
        2.1.2 普惠金融发展基本原则第25-26页
    2.2 相关理论第26-30页
        2.2.1 金融排斥理论第26-27页
        2.2.2 金融深化理论第27-28页
        2.2.3 包容性增长理论第28-30页
3 山东省金融发展现状第30-39页
    3.1 山东省金融服务覆盖面现状第30-35页
        3.1.1 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与从业人员的情况第30-33页
        3.1.2 山东省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第33-35页
    3.2 山东省金融服务渗透率现状第35-36页
        3.2.1 农户和城镇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第35-36页
        3.2.2 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第36页
    3.3 山东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第36-38页
        3.3.1 山东省支付体系建设情况第36-37页
        3.3.2 山东省征信体系建设情况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分析第39-46页
    4.1 建立普惠金融维度指标第39-40页
    4.2 测算方法的选择第40-41页
    4.3 数据来源第41-42页
    4.4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综合得分第42-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5 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46-57页
    5.1 研究假设与指标选取第46-48页
    5.2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第48-51页
        5.2.1 数据来源第48-49页
        5.2.2 模型构建第49-51页
    5.3 实证分析第51-55页
        5.3.1 模型检验第51-52页
        5.3.2 模型结果以及基本结论第52-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6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7-63页
    6.1 结论第57-58页
    6.2 政策建议第58-63页
        6.2.1 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体系第58-60页
        6.2.2 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普及金融知识第60-61页
        6.2.3 加强对各金融机构的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第61页
        6.2.4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69页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云平台构建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定价与风险分析--以平安银行TLG170011产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