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罪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虐待行为 | 第10-26页 |
第一节 虐待罪客观行为表现及相关争议 | 第10-17页 |
一、虐待罪客观行为表现方式 | 第10-11页 |
二、精神虐待的刑法规制 | 第11-14页 |
三、性虐待的刑法规制 | 第14页 |
四、惩戒行为的刑法规制 | 第14-17页 |
第二节 虐待罪行为对象的认定 | 第17-23页 |
一、家庭结构的变迁 | 第17-18页 |
二、虐待罪家庭成员的内涵 | 第18-21页 |
三、虐待罪行为对象的扩展 | 第21-23页 |
第三节 虐待罪情节要素的认定 | 第23-26页 |
一、“情节恶劣”的性质 | 第23页 |
二、“情节恶劣”的考量因素 | 第23-26页 |
第二章 虐待结果 | 第26-36页 |
第一节 虐待罪的结果加重犯 | 第26-33页 |
一、“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性质 | 第26-27页 |
二、“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因果性认定 | 第27-31页 |
三、“致人死亡”是否包括自杀 | 第31-32页 |
四、“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主观方面认定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系 | 第33-36页 |
一、构成要件上的区分 | 第33-34页 |
二、特定条件下的竞合 | 第34-35页 |
三、按照数罪并罚处理情形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虐待罪的刑罚适用及虐待违法行为处理 | 第36-43页 |
第一节 关于虐待罪刑罚适用的立法规定与分析 | 第36-39页 |
一、国外虐待罪刑罚适用 | 第36页 |
二、我国虐待罪刑罚适用 | 第36-39页 |
第二节 虐待违法行为处理 | 第39-43页 |
一、我国虐待罪刑法规制局限性 | 第39-40页 |
二、《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度创新 | 第40-41页 |
三、多管齐下处理虐待行为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