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辆制造工艺论文

高速列车转向架装配工艺质量优化及评价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零件选配优化方法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产品装配工艺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高速列车转向架装配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4-16页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论文的结构第14-16页
第2章 转向架装配工艺质量优化及评价技术研究框架第16-28页
    2.1 转向架的结构与装配工艺分析第16-22页
        2.1.1 转向架结构组成第16-18页
        2.1.2 转向架装配工艺第18-20页
        2.1.3 转向架装配方法分析第20-21页
        2.1.4 转向架装配设备及工具第21-22页
    2.2 转向架装配工艺质量的定义与内涵分析第22-25页
        2.2.1 转向架装配工艺质量的定义第22-23页
        2.2.2 转向架选配工艺质量分析第23-24页
        2.2.3 转向架装配工艺质量分析第24-25页
    2.3 转向架装配工艺质量问题研究框架第25-27页
        2.3.1 技术路线第25-26页
        2.3.2 转向架零件选配工艺质量优化方法第26页
        2.3.3 转向架装配工艺质量评价方法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转向架零件选配工艺质量优化方法研究第28-44页
    3.1 转向架零件选配原则第28-29页
    3.2 转向架零件选配工艺质量优化数学模型第29-38页
        3.2.1 基于田口质量观的多元质量损失函数第29-34页
        3.2.2 转向架零部件匹配精度测度函数第34-36页
        3.2.3 转向架零件选配工艺质量优化数学模型第36-38页
    3.3 基于模拟退火与粒子群算法的转向架零件选配工艺质量优化第38-40页
        3.3.1 粒子群优化算法介绍第38页
        3.3.2 算法调整思路第38-39页
        3.3.3 基于模拟退火与粒子群算法的转向架零件选配工艺质量优化第39-40页
    3.4 应用实例第40-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基于人因仿真的转向架装配工艺质量评价方法第44-58页
    4.1 转向架装配工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44-52页
        4.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与指标选取方法第44-45页
        4.1.2 转向架装配工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5-46页
        4.1.3 装配可靠性第46-47页
        4.1.4 装配人员状态第47-50页
        4.1.5 装配环境第50-51页
        4.1.6 评价集与隶属度函数第51-52页
    4.2 装配工艺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法第52-54页
        4.2.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第52-53页
        4.2.2 评价指标间权重确立第53-54页
        4.2.3 多级模糊矩阵第54页
    4.3 应用实例第54-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软件开发及应用第58-65页
    5.1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第58-60页
        5.1.1 软件架构设计第58-59页
        5.1.2 软件开发环境第59-60页
    5.2 软件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第60-64页
        5.2.1 转向架装零件选配工艺质量优化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第61-63页
        5.2.2 转向架装配工艺质量评价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第63-64页
    5.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总结第65页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第72-73页
附录第73-75页
    附录A 参与选配的轮对装置各个零件的参数集合数据表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轨道杂散电流和钢轨过渡电阻研究
下一篇:200km/h动车组转向架振动噪声随运营里程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