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汽车防碰撞系统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3 汽车防碰撞系统国内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汽车前方防碰撞分级预警控制策略研究 | 第17-32页 |
2.1 汽车制动运动学分析 | 第17-19页 |
2.1.1 制动过程 | 第17-18页 |
2.1.2 制动距离 | 第18-19页 |
2.2 行车两级安全距离模型的确定 | 第19-24页 |
2.2.1 完全制动安全距离模型 | 第21-24页 |
2.2.2 部分制动安全距离模型 | 第24页 |
2.3 安全距离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第24-27页 |
2.3.1 时间参数的确定 | 第24-26页 |
2.3.2 最小车间距的确定 | 第26-27页 |
2.4 分级预警控制策略设计 | 第27-31页 |
2.4.1 不同工况下控制策略研究 | 第28-30页 |
2.4.2 预警实现过程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汽车自动紧急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 第32-43页 |
3.1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安全距离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3.1.1 安全距离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3.1.2 模型参数确认 | 第33-34页 |
3.2 驾驶员主动转向抑制分析 | 第34-38页 |
3.3 驾驶员舒适制动减速度仿真测定 | 第38-39页 |
3.4 制动压力PID控制器设计 | 第39-40页 |
3.5 自动紧急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驾驶模拟器硬件在环试验工况设置 | 第43-54页 |
4.1 驾驶模拟器系统架构 | 第43-44页 |
4.1.1 技术目标 | 第43页 |
4.1.2 功能范围 | 第43页 |
4.1.3 架构说明 | 第43-44页 |
4.2 仿真控制系统 | 第44-49页 |
4.2.1 实时仿真控制系统说明 | 第44-45页 |
4.2.2 硬件环境 | 第45-46页 |
4.2.3 软件环境 | 第46-47页 |
4.2.4 驾驶员模型 | 第47-48页 |
4.2.5 道路模型 | 第48页 |
4.2.6 模拟驾驶系统 | 第48-49页 |
4.2.7 视景仿真系统 | 第49页 |
4.2.8 中控系统 | 第49页 |
4.3 汽车前方预警与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试验工况设置 | 第49-53页 |
4.3.1 仿真实验车辆建立 | 第50-51页 |
4.3.2 试验工况设置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驾驶模拟器硬件在环试验验证 | 第54-70页 |
5.1 汽车前方防碰撞两级预警试验验证 | 第54-60页 |
5.1.1 接近前方静止车辆 | 第54-56页 |
5.1.2 接近前方低速车辆 | 第56-59页 |
5.1.3 接近前方减速车辆 | 第59-60页 |
5.2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试验验证 | 第60-67页 |
5.2.1 接近前方静止车辆 | 第60-63页 |
5.2.2 接近前方低速车辆 | 第63-65页 |
5.2.3 接近前方减速车辆 | 第65-67页 |
5.3 驾驶员主动转向抑制试验验证 | 第67-69页 |
5.3.1 低速接近前方静止车辆 | 第67-68页 |
5.3.2 高速接近前方静止车辆 | 第68-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总结 | 第70-7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