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云服务自组织的云互联机制及平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和行业现状第11-17页
        1.2.1 云服务市场第11-13页
        1.2.2 多Agent系统第13-16页
        1.2.3 自组织系统第16-17页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第19-26页
    2.1 面向市场的云计算第19-20页
    2.2 多Agent学习第20-23页
    2.3 JADE技术第23-24页
    2.4 LibCloud第24-25页
    2.5 本章小节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多AGENT系统的统一云服务框架第26-32页
    3.1 基于多Agent的统一云服务结构第26-27页
    3.2 统一云服务系统的属性和特征第27-29页
    3.3 多Agent系统的交流方案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基于统一云服务框架的自组织算法和模型第32-53页
    4.1 自组织模型介绍第32-34页
    4.2 自组织模型和算法第34-43页
        4.2.1 用户模型第34-35页
        4.2.2 服务接收和响应模型第35-38页
        4.2.3 学习模型第38-43页
    4.3 基于自组织模型算法的仿真实验第43-52页
        4.3.1 实验环境和数据第43-44页
        4.3.2 实验一:云服务市场分化的迭代演绎第44-45页
        4.3.3 实验二:不同策略下云服务市场的实验性能比较第45-48页
        4.3.4 实验三:不同参数下云服务市场的实验性能比较第48-52页
        4.3.5 实验结论第52页
    4.4 本章小节第52-53页
第五章 云互联系统设计与实现第53-70页
    5.1 云互联系统简介第53-55页
    5.2 云互联系统设计第55-60页
        5.2.1 系统设计架构第55-57页
        5.2.2 云服务在云互联平台的生命周期第57-59页
        5.2.3 云服务在云互联平台的服务流程第59-60页
    5.3 云互联的统一接口第60-64页
        5.3.1 云服务描述第60-61页
        5.3.2 云主机统一接口第61-63页
        5.3.3 云存储统一接口第63-64页
    5.4 云互联BIP系统——Broker-based Inter-cloud Platform第64-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0-72页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70-71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 1第76-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82-85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标定环境下基于视觉的移动机器人编队控制
下一篇:体系结构驱动的综合FTA和维度扩展的模糊FMEA安全性分析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