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干细胞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1.1 干细胞种类与功能 | 第9-10页 |
1.1.2 干细胞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3 肿瘤干细胞及其发生机制 | 第10-11页 |
1.2 干细胞分裂方式 | 第11-12页 |
1.3 干细胞非对称分裂调控 | 第12-21页 |
1.3.1 干细胞非对称分裂外在调控机制 | 第13页 |
1.3.2 干细胞非对称分裂内在调控机制 | 第13-21页 |
1.3.2.1 细胞极性建立与命运决定因子非对称分布 | 第14-17页 |
1.3.2.2 细胞体积的非对称性调控 | 第17页 |
1.3.2.3 纺锤体取向调控机制 | 第17-20页 |
1.3.2.4 aPKC/LGN~(Linker)/DLG通路调控的纺锤体取向 | 第20-21页 |
1.4 本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3-35页 |
2.1 实验耗材和仪器 | 第23-27页 |
2.1.1 实验耗材 | 第23-24页 |
2.1.2 常用缓冲液配制 | 第24-26页 |
2.1.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2 实验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2.2.1 克隆构建 | 第27-29页 |
2.2.1.1 PCR引物合成 | 第27-28页 |
2.2.1.2 PCR扩增体系/琼脂糖DNA电泳/酶切胶回收/载体连接 | 第28页 |
2.2.1.3 感受态的制备/连接产物转化/阳性克隆检测 | 第28-29页 |
2.2.2 重组质粒的蛋白表达 | 第29页 |
2.2.2.1 重组子的转化 | 第29页 |
2.2.2.2 重组子的诱导表达 | 第29页 |
2.2.3 重组质粒的蛋白纯化 | 第29-30页 |
2.2.3.1 离心收菌与细胞破碎 | 第29页 |
2.2.3.2 GST标签融合蛋白纯化 | 第29-30页 |
2.2.3.3 凝胶过滤层析纯化蛋白 | 第30页 |
2.2.3.4 离子交换层析 | 第30页 |
2.2.4 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 第30-31页 |
2.2.4.1 GST-PULLDOWN | 第30页 |
2.2.4.2 分析型分子筛 | 第30页 |
2.2.4.3 免疫共沉淀 | 第30-31页 |
2.2.4.4 荧光偏振分析 | 第31页 |
2.2.4.5 等温滴定量热法 | 第31页 |
2.2.5 蛋白晶体筛选与优化 | 第31-32页 |
2.2.6 蛋白晶体结构解析及修正 | 第32-33页 |
2.3 结构生物学常用分析软件和网站工具介绍 | 第33-35页 |
第三章 :MAGUK家族蛋白的磷酸化结合机制 | 第35-48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LGN,Pins与SAP97,PSD95的克隆构建与纯化 | 第36-38页 |
3.2.1 LGN和Pins克隆构建与蛋白表达 | 第36-37页 |
3.2.2 SAP97/DLG1与PSD95/DLG4的克隆构建 | 第37-38页 |
3.3 研究结果 | 第38-45页 |
3.3.1 SAP97 SH3-GK与LGN的相互作用依赖磷酸化作用 | 第38-40页 |
3.3.2 SAP97-SH3-GK/p-LGN复合物晶体结构 | 第40-41页 |
3.3.3 SAP97GK/p-LGN18接触面分析 | 第41-42页 |
3.3.4 DLG GK结构域的NMP结合口袋已经进化为特异的p-Ser/p-Thr结合口袋 | 第42-43页 |
3.3.5 PSD95 SH3-GK与DLGAP1和SPAR相互作用依赖磷酸化 | 第43-44页 |
3.3.6 其它的MAGUK家族蛋白的结合也可能依赖磷酸化调控 | 第44-45页 |
3.4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读研期间所发表文章 | 第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