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1.2.1 国内外关于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15-18页 |
1.2.2 国内外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18-21页 |
1.2.3 国内外关于能源效率与技术进步互动关系的研究 | 第21-24页 |
1.3 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我国经济增长动因的理论基础 | 第28-53页 |
2.1 经济增长基本概念 | 第28-29页 |
2.2 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第29-41页 |
2.2.1 Malthus理论 | 第30页 |
2.2.2 Harrod-Domar模型 | 第30-31页 |
2.2.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31-36页 |
2.2.4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36-38页 |
2.2.5 统一增长理论 | 第38-40页 |
2.2.6 对经济增长理论演化的评析 | 第40-41页 |
2.3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因分析 | 第41-52页 |
2.3.1 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 第41-46页 |
2.3.2 经济增长的动因——生产要素投入 | 第46-50页 |
2.3.3 经济增长的动力——全要素生产率 | 第50-5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动因及其模型分析 | 第53-84页 |
3.1 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内涵分析 | 第53-56页 |
3.1.1 技术进步的定义 | 第53-55页 |
3.1.2 与技术进步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55-56页 |
3.2 技术进步的不同来源及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第56-72页 |
3.2.1 自主创新来源 | 第57页 |
3.2.2 国外技术引进来源 | 第57-60页 |
3.2.3 自主创新和外部技术引进对我国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0-72页 |
3.3 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 第72-81页 |
3.3.1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的构建 | 第72-74页 |
3.3.2 我国经济总量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析 | 第74-78页 |
3.3.3 我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析 | 第78-8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四章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效率动因及其模型分析 | 第84-117页 |
4.1 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能源消费及能源效率的比较分析 | 第84-89页 |
4.1.1 中国能源消费和能源效率现状 | 第84-87页 |
4.1.2 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能源消费和能源效率的比较 | 第87-89页 |
4.2 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分析 | 第89-93页 |
4.2.1 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单位根检验 | 第90-91页 |
4.2.2 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 | 第91-92页 |
4.2.3 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92-93页 |
4.3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比较与评价 | 第93-110页 |
4.3.1 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93-94页 |
4.3.2 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分析 | 第94-99页 |
4.3.3 数据收集、变量测算及整理 | 第99-105页 |
4.3.4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 | 第105-110页 |
4.4 能源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 第110-114页 |
4.4.1 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的建立 | 第110-112页 |
4.4.2 模型的求解及消费路径 | 第112-114页 |
4.4.3 经济增长的比较静态分析 | 第11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4-117页 |
第五章 能源效率与技术进步互动及其模型分析 | 第117-133页 |
5.1 能源效率与技术进步互动的理论分析 | 第117-120页 |
5.1.1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117-119页 |
5.1.2 能源效率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 | 第119-120页 |
5.2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20-123页 |
5.2.1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影响的计量模型构建 | 第121页 |
5.2.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121-123页 |
5.2.3 基本结论 | 第123页 |
5.3 能源效率对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23-130页 |
5.3.1 能源效率对技术进步影响的理论模型的设定 | 第124-126页 |
5.3.2 计量检验模型及数据来源 | 第126-127页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27-13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0-133页 |
第六章 技术进步和能源效率双重动因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及其模型 | 第133-144页 |
6.1 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 | 第133-135页 |
6.2 模型的求解及参数分析 | 第135-138页 |
6.2.1 模型的求解 | 第135-137页 |
6.2.2 偏好参数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第137-138页 |
6.2.3 技术漂移参数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第138页 |
6.3 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138-143页 |
6.3.1 检验模型的设定 | 第138-141页 |
6.3.2 数据来源 | 第141页 |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141-14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43-144页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第144-149页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49-154页 |
8.1 结论 | 第149-153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65-166页 |
致谢 | 第166-168页 |
附件 | 第168-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