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仓斜拉桥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斜拉桥发展概述 | 第9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3 斜拉桥施工监控技术的发展 | 第10页 |
1.4 斜拉桥施工控制分析方法 | 第10-11页 |
1.4.1 正装法 | 第10-11页 |
1.4.2 倒拆法 | 第11页 |
1.4.3 无应力状态控制法 | 第11页 |
1.4.4 有限元法 | 第11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南仓桥的施工控制工作 | 第13-45页 |
2.1 项目概况 | 第13-18页 |
2.1.1 工程概况 | 第13-16页 |
2.1.2 设计标准 | 第16-17页 |
2.1.3 材料性能 | 第17-18页 |
2.2 施工监控的目标和方法 | 第18-20页 |
2.2.1. 施工监控的目标 | 第18页 |
2.2.2. 施工监控实施方法 | 第18-20页 |
2.3 施工监控计算 | 第20-27页 |
2.3.1 计算参数的选择 | 第20-21页 |
2.3.2 施工顺序及计算工况 | 第21-25页 |
2.3.3 计算结果 | 第25-26页 |
2.3.4 误差分析 | 第26-27页 |
2.4 施工监测内容 | 第27-32页 |
2.4.1 主梁线形测试 | 第27-28页 |
2.4.2 主塔偏位测试 | 第28-30页 |
2.4.3 斜拉索索力测试 | 第30页 |
2.4.4 应变(应力)监测 | 第30-32页 |
2.5 施工监控内容及施工监测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2.5.1 主塔施工阶段(塔梁同步施工之前) | 第32页 |
2.5.2 主梁悬臂施工阶段 | 第32-33页 |
2.5.3 合拢阶段 | 第33-34页 |
2.5.4 合拢后至成桥阶段 | 第34页 |
2.6 成桥状态分析 | 第34-45页 |
2.6.1 斜拉索索力 | 第34-37页 |
2.6.2 桥面标高 | 第37-40页 |
2.6.3 关键截面应力 | 第40-44页 |
2.6.4 主塔偏位 | 第44页 |
2.6.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施工过程优化控制研究 | 第45-67页 |
3.1 原设计施工步骤 | 第45-46页 |
3.2 原设计初拉力及压重 | 第46-47页 |
3.3 优化设计方案 | 第47-48页 |
3.4 主梁验算 | 第48-62页 |
3.4.1 主梁抗裂验算 | 第48-56页 |
3.4.2 持久状况混凝土压应力验算 | 第56-59页 |
3.4.3 预应力钢筋最大拉应力验算 | 第59-61页 |
3.4.4 主梁挠度验算 | 第61-62页 |
3.5 主塔验算 | 第62-65页 |
3.5.1 施工阶段验算 | 第62-63页 |
3.5.2 运营阶段验算 | 第63-65页 |
3.6 斜拉索验算 | 第65-67页 |
第四章 施工监测技术研究 | 第67-77页 |
4.1 几何形态监测技术研究 | 第67-68页 |
4.1.1 施工监测控制网 | 第67页 |
4.1.2 监测仪器 | 第67-68页 |
4.1.3 几何监测中应注意的事项 | 第68页 |
4.2 斜拉索索力监测技术研究 | 第68-70页 |
4.2.1 斜拉桥索力测试方法概述 | 第68-69页 |
4.2.2 频率法测试索力原理 | 第69-70页 |
4.3 应力测试 | 第70-72页 |
4.3.1 传感器的选择 | 第70页 |
4.3.2 应力监测误差原因分析 | 第70-72页 |
4.3.3 避免应力监测误差的方法 | 第72页 |
4.4 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技术研究 | 第72-77页 |
4.4.1 概况 | 第72-73页 |
4.4.2 温度测点布置 | 第73页 |
4.4.3 理论计算承台水化热温度场特征 | 第73-74页 |
4.4.4 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分析 | 第74-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8页 |
5.1 结论 | 第77页 |
5.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