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引言 | 第8页 |
1.1 重离子辐照 | 第8-9页 |
1.2 抗性相关的基因 | 第9-16页 |
1.2.1 MnSOD | 第11页 |
1.2.2 PPDK | 第11页 |
1.2.3 PLC | 第11-13页 |
1.2.4 自噬相关基因 | 第13-16页 |
1.2.4.1 自噬的过程 | 第14-15页 |
1.2.4.2 自噬过程发生的分子机制 | 第15-16页 |
1.3 荧光定量 PCR | 第16-18页 |
1.3.1 荧光定量 PCR 的原理 | 第16-18页 |
1.4 本项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1 玉米材料 | 第20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2-1-3 实验用品及仪器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2-2-1 玉米幼苗的干旱胁迫的处理 | 第21-22页 |
2-2-2 RNA 的提取 | 第22页 |
2-2-3 RNA 质量检测 | 第22-23页 |
2-2-4 去除 RNA 样品中的基因组 DNA | 第23页 |
2-2-5 反转录 | 第23-24页 |
2-2-6 引物设计 | 第24页 |
2-2-7 RT-PCR | 第24-25页 |
2-2-8 荧光定量 PCR | 第25-26页 |
2-2-9 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26页 |
2-2-10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3.1 RNA 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27-28页 |
3.2 RT-PCR 检测各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28页 |
3.3 荧光定量 PCR 检测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28-35页 |
3.3.1 ZmPPDK 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30-31页 |
3.3.2 ZmMnSOD 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31页 |
3.3.3 ZmPLC 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31-32页 |
3.3.4 ZmAtg8 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32-35页 |
3.4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5-36页 |
3.5 不同玉米品种的田间情况 | 第36-38页 |
第四章 ~7Li 重离子辐照对玉米表观性状和种子蛋白多样性的影响 | 第38-45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4.2.1 材料 | 第38-39页 |
4.2.2 方法 | 第39-40页 |
4.2.2.1 辐照处理 | 第39页 |
4.2.2.2 田间种植 | 第39页 |
4.2.2.3 种子蛋白提取方法 | 第39页 |
4.2.2.4 SDS-PAGE 电泳方法 | 第39页 |
4.2.2.5 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4.3.1 重离子辐照对玉米发芽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2 重离子辐照对玉米 M3 代株高的影响 | 第41页 |
4.3.3 重离子辐照对玉米种子蛋白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4.3.3.1 辐照后玉米种子蛋白的多样性水平 | 第41-42页 |
4.3.3.2 聚类分析 | 第42-43页 |
4.4.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