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第12-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与PRRSV | 第14页 |
1.2.2 IFN诱导的GBPs在抗病毒中的作用 | 第14-18页 |
1.2.3 GBP1/GBP2在抗PRRSV中可能的作用 | 第18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5页 |
2.1 材料 | 第20-24页 |
2.1.1 实验群体 | 第20页 |
2.1.2 细胞系和质粒 | 第20-21页 |
2.1.3 所用试剂和试剂盒 | 第21-23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2 方法 | 第24-35页 |
2.2.1 RNA水平实验(GBP1/GBP2的CDS全长的扩增) | 第24-26页 |
2.2.2 DNA水平实验(通城猪与大白猪GBP1/GBP2的SNP位点验证) | 第26-27页 |
2.2.3 pRK-7-Flag-Insert-GBP1/GBP2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7-30页 |
2.2.4 Marc-145细胞培养、转染及PRRSV攻毒 | 第30-33页 |
2.2.5 PRRSV增殖效率的检测 | 第33-35页 |
3 结果 | 第35-49页 |
3.1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3.2 通城猪与大白猪的GBP1/GBP2的CDS克隆及多态扫描 | 第36-43页 |
3.2.1 GBP1的CDS克隆及多态扫描 | 第36-37页 |
3.2.2 GBP2的CDS克隆及多态扫描 | 第37-39页 |
3.2.3 GBP1/GBP2种间SNP的酶切验证 | 第39-41页 |
3.2.4 GBP1/GBP2在不同物种中的保守性 | 第41-43页 |
3.3 表达载体pRK-7-Flag-Insert系统的构建及Marc-145细胞的转染 | 第43-46页 |
3.3.1 表达载体pRK-7-Flag-Insert系统的构建 | 第43-45页 |
3.3.2 Marc-145细胞的转染及PRRSV感染 | 第45页 |
3.3.3 pRK-7-Flag-Insert-GBP1/GBP2的蛋白水平检测(Western Blot) | 第45-46页 |
3.4 感染PRRSV后Marc-145细胞中病毒增殖的变化 | 第46-49页 |
3.4.1 攻毒后细胞中PRRSV的mRNA水平变化(Q-PCR) | 第46-47页 |
3.4.2 IFN-γ诱导后攻毒细胞中PRRSV的mRNA水平变化(Q-PCR)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4.1 GBP1/GBP2在品种间的特异性 | 第49-50页 |
4.2 不同物种GBP1/GBP2蛋白的保守性 | 第50页 |
4.3 大白猪与通城猪GBP1/GBP2蛋白的保守性 | 第50页 |
4.4 探寻大白猪、通城猪不同单倍型间的抗PRRSV差异 | 第50-51页 |
4.5 GBP1/GBP2在抗PRRSV中可能的作用 | 第51-52页 |
5 小结 | 第52-54页 |
5.1 本研究所取得的结果 | 第52页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 | 第52-53页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