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现状与对策思考--基于对成都市六所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查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8-33页 |
·就业失业理论 | 第18-23页 |
·定义 | 第18页 |
·失业的类型 | 第18-19页 |
·西方关于失业主要成因简述 | 第19-21页 |
·失业的后果 | 第21-22页 |
·失业治理对策 | 第22-23页 |
·劳动力供给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劳动力供给的概念 | 第23页 |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 第23-24页 |
·劳动力流动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 第24页 |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 第24-25页 |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 第25-26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6-33页 |
·国外关于青年就业的实践及文献 | 第26-27页 |
·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研究 | 第27-33页 |
3.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就业政策实施情况概述 | 第33-44页 |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 | 第33-37页 |
·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 | 第33-34页 |
·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及原因 | 第34-36页 |
·大学生就业难的后果 | 第36-37页 |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以及实施效果评述 | 第37-44页 |
·相关政策与举措 | 第37-39页 |
·基层就业内涵、意义及相关激励措施简评 | 第39-44页 |
4.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相关因素实证调研与分析 | 第44-59页 |
·研究目的和任务 | 第44页 |
·指标及问卷设计 | 第44-46页 |
·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 第44-45页 |
·影响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相关因素确定 | 第45-46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6-53页 |
·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 | 第47-50页 |
·影响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0-53页 |
·结果讨论与原因分析 | 第53-59页 |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作用不明显 | 第53-55页 |
·引导和宣传工作不到位 | 第55-56页 |
·基层就业环境差、岗位开发明显不足 | 第56-57页 |
·大学生自身观念有待转变、能力亟需提高 | 第57-59页 |
5.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建议 | 第59-66页 |
·完善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 | 第59-61页 |
·标准化各项优惠政策 | 第59页 |
·营造大学生到基层自主创业的良性政策环境 | 第59页 |
·建立大学毕业生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 | 第59-60页 |
·建立大学生基层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 | 第60页 |
·强化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补偿机制 | 第60-61页 |
·加强各方宣传教育工作 | 第61-63页 |
·加强对基层就业的思想教育与政策宣传 | 第61页 |
·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基层就业的有利因素 | 第61-62页 |
·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培养基地的独特引导作用 | 第62页 |
·加强高校专业和学科改革,培养适应基层需要的人才 | 第62-63页 |
·改善基层就业环境,充分开发基层就业岗位 | 第63-64页 |
·改善基层就业的硬件环境 | 第63页 |
·加强基层文化娱乐设施建设,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 | 第63-64页 |
·结合大学生基层就业进行就业岗位的开发 | 第64页 |
·大学生应加强就业观念的转变,并提升基层就业能力 | 第64-66页 |
·认清现实,转变就业观念 | 第64-65页 |
·加强基层就业所需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 | 第65-66页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