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似模型的车架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工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分类 | 第11-12页 |
1.3 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及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概率优化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模糊优化方法 | 第13页 |
1.3.3 凸模型优化方法 | 第13-15页 |
1.3.4 区间优化方法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车架有限元模型和近似模型的建立 | 第17-31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车架有限元模型 | 第17-23页 |
2.2.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17-19页 |
2.2.2 几何清理 | 第19页 |
2.2.3 单元类型选择和网格划分 | 第19-20页 |
2.2.4 螺栓、焊接和悬架模拟 | 第20-21页 |
2.2.5 车架载荷的加载 | 第21-23页 |
2.3 常用近似模型技术 | 第23-28页 |
2.3.1 响应面模型(RSM) | 第23-24页 |
2.3.2 Kriging模型 | 第24-25页 |
2.3.3 支持向量机(SVM) | 第25-26页 |
2.3.4 径向基插值(RBF) | 第26-28页 |
2.4 拉丁超立方采样 | 第28-29页 |
2.5 车架近似模型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区间数的车架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 | 第31-43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区间数不确定性优化 | 第31-37页 |
3.2.1 区间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描述 | 第31-33页 |
3.2.2 区间序关系及不确定目标函数的转换 | 第33-35页 |
3.2.3 区间可能度及不确定目标函数的转换 | 第35-37页 |
3.3 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37-39页 |
3.3.1 多目标遗传算法 | 第37-38页 |
3.3.2 隔代映射遗传算法(IP-GA) | 第38-39页 |
3.4 车架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 | 第39-42页 |
3.4.1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9-40页 |
3.4.2 优化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区间法的车架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 | 第43-52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区间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4.3 基于区间法的车架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 | 第44-49页 |
4.3.1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44页 |
4.3.2 不确定性优化问题的确定性化 | 第44-46页 |
4.3.3 优化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4.4 两种方法的结果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车架有限元分析 | 第52-68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车架静态分析 | 第52-61页 |
5.2.1 车架强度指标 | 第53-54页 |
5.2.2 车架刚度指标 | 第54页 |
5.2.3 载荷工况分析 | 第54-61页 |
5.3 车架模态分析 | 第61-67页 |
5.3.1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61-62页 |
5.3.2 车架模态分析计算 | 第62-66页 |
5.3.3 车架模态分析结果评价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