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传统文化视阈下生命观评述 | 第14-22页 |
(一) 儒家“以人为本、以孝为先、内圣外王”的生命立场 | 第14-16页 |
(二) 道家“重生轻物、达生养生、自然无为”的生命取向 | 第16-17页 |
(三) 佛教“众生平等、善待万物、反对杀生”的生命关怀 | 第17-19页 |
(四) 传统文化视阈下生命观内涵与测量 | 第19-22页 |
1、传统文化视阈下生命观内涵 | 第19页 |
2、传统文化视阈下生命观测量 | 第19-22页 |
二、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分析 | 第22-42页 |
(一)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调查 | 第22-29页 |
1、调查目的 | 第22页 |
2、调查对象 | 第22页 |
3、问卷设计 | 第22-26页 |
4、调查设施 | 第26-29页 |
(二)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42页 |
1、个体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2、大学生生命观测量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3、大学生个体特征对生命观的影响分析 | 第35-40页 |
4、调查分析小结 | 第40-42页 |
三、传统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施内容 | 第42-54页 |
(一) 营造继承传统文化的环境,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 第42-44页 |
1、推广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 第42页 |
2、以优秀传统文化占领教育的主阵地 | 第42-44页 |
(二) 以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 第44-51页 |
1、挖掘传统文化生命智慧,丰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素材 | 第44-45页 |
2、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开拓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途径 | 第45-46页 |
3、课堂教学结合传统文化,多角度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 第46-50页 |
4、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效性 | 第50-51页 |
(三) 提倡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建设 | 第51-54页 |
1、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 第51页 |
2、提倡“孝”道,实施感恩教育 | 第51-52页 |
3、实施家庭责任意识教育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