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多标签聚类算法及其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多标签聚类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聚类评价准则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0-11页
    1.4 本文的贡献第11页
    1.5 论文的结构第11-12页
第二章 基于距离的多标签聚类算法第12-19页
    2.1 空间模型与聚类算法第12-15页
        2.1.1 样本点空间模型的构建第12页
        2.1.2 聚类算法第12-15页
    2.2 基于距离的多标签聚类方法第15-17页
        2.2.1 单标签聚类模块第15页
        2.2.2 多标签聚类模块第15-16页
        2.2.3 基于距离的多标签聚类算法第16-17页
    2.3 实验与分析第17-18页
        2.3.1 实验平台第17页
        2.3.2 实验数据第17页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7-18页
    2.4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基于随机游走的多标签聚类算法第19-28页
    3.1 随机游走的思想及应用第19-20页
    3.2 基于随机游走的多标签聚类第20-24页
        3.2.1 随机游走图的构建第20-22页
        3.2.2 随机游走的游走规则第22-23页
        3.2.3 多标签簇的生成第23-24页
    3.3 实验与分析第24-27页
        3.3.1 实验平台与数据集第24-25页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5-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多标签聚类算法评价指标第28-33页
    4.1 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概述第28-30页
        4.1.1 外部评价指标第28-29页
        4.1.2 内部评价指标第29-30页
    4.2 现有聚类评价指标的局限性第30页
    4.3 修正的F-测量值第30-31页
    4.4 多标签评价指标的实验与分析第31-32页
        4.4.1 实验平台与数据集第31-32页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页
    4.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总结与展望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E-GMAW电弧图像处理及匹配算法研究
下一篇:教育信息管理软件的产品线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