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关于罪犯权益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关于监狱开展罪犯法律援助服务现状的研究 | 第12页 |
(三)关于监狱职能社会化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第14页 |
(二)人权理论 | 第14-15页 |
(三)政府购买服务理论 | 第15页 |
四、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文献法 | 第16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监狱罪犯法律援助服务的定义、内容和必要性 | 第17-24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罪犯 | 第17页 |
(二)罪犯权利保障 | 第17-18页 |
(三)法律援助 | 第18页 |
(四)监狱罪犯法律援助服务 | 第18页 |
二、监狱罪犯法律援助服务的基本内容 | 第18-21页 |
(一)司法人权保障 | 第19-20页 |
(二)刑事政策执行 | 第20-21页 |
(三)民事权益维护 | 第21页 |
三、监狱罪犯法律援助服务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一)罪犯人权得到有效保障 | 第21-22页 |
(二)监管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 第22页 |
(三)法治监狱理念得到全面展现 | 第22-24页 |
第二章 S监狱罪犯法律援助服务现状 | 第24-32页 |
一、S监狱概况 | 第24页 |
二、近年来S监狱开展罪犯法律援助服务的主要形式 | 第24-26页 |
(一)外请专家开展法律讲座。 | 第24-25页 |
(二)定期组织召开法律咨询会 | 第25页 |
(三)开展法律服务主题活动 | 第25-26页 |
(四)监区民警日常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外延 | 第26页 |
三、罪犯对法律援助服务现状的满意度调查 | 第26-32页 |
(一)调查情况说明 | 第26-28页 |
(二)罪犯法律援助认知情况 | 第28页 |
(三)罪犯个体选择的倾向性 | 第28-29页 |
(四)罪犯对法律援助的满意度具体情况分析 | 第29-31页 |
(五)其他问卷内容 | 第31-32页 |
第三章 S监狱罪犯法律援助服务的困境 | 第32-42页 |
一、社会对监狱工作认知范围不全面 | 第32-34页 |
(一)社会大众对于监狱工作的陌生和片面认知 | 第32-33页 |
(二)罪犯作为特殊群体未明确纳入法律援助体系 | 第33-34页 |
二、监狱职能作用发挥存在缺项 | 第34-36页 |
(一)监狱自身存在职能上的局限性 | 第34-35页 |
(二)基层民警职责多样化导致职业倦怠 | 第35-36页 |
三、援助对象配合程度不高 | 第36-40页 |
(一)罪犯自身认知程度的偏差导致对援助的接受程度不高 | 第36-38页 |
(二)部分罪犯存在不切实际的改造幻想 | 第38-39页 |
(三)罪犯日益增长维权意识和需求得不到合理疏导 | 第39-40页 |
四、合作运作机制不规范 | 第40-42页 |
(一)缺乏统一的协调组织运作机制 | 第40页 |
(二)社会组织缺乏进入和考核机制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完善S监狱罪犯法律援助的对策 | 第42-63页 |
一、国内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援助的实践探索 | 第42-44页 |
(一)建立法律援助服务的地区性规章制度 | 第42页 |
(二)多方面开展积极有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尝试 | 第42-43页 |
(三)明确法律援助服务的具体工作规范 | 第43-44页 |
二、国外监狱罪犯法律援助的借鉴启示 | 第44-46页 |
(一)法规制度保障到位 | 第44页 |
(二)设立专职服务机构 | 第44-45页 |
(三)社会组织众多且分类齐全 | 第45-46页 |
三、完善S监狱法律援助服务的对策 | 第46-63页 |
(一)用社会化视野来对待罪犯法律援助工作 | 第46-49页 |
(二)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罪犯法律援助工作 | 第49-50页 |
(三)用优化的人才资源来服务罪犯法律援助工作 | 第50-53页 |
(四)用网络化的工作模式来推进法律援助工作 | 第53-58页 |
(五)用专项资金来保障法律援助工作持续发展 | 第58-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