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缩略词表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2页 |
| 1. 课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 2. 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 2.1 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的分类 | 第15-16页 |
| 2.2 乙烯信号转导识别通路 | 第16-18页 |
| 2.3 细胞壁结构与果实成熟软化的关系 | 第18-19页 |
| 2.4 激素调控与果实成熟软化的关系 | 第19-20页 |
| 2.5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调控的果实成熟软化 | 第20-21页 |
| 3. 桃硬质型肉质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 4. 植物体内生长素代谢平衡的研究进展 | 第25-33页 |
| 4.1 生长素的生物合成 | 第25-27页 |
| 4.2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结合态转化 | 第27-31页 |
| 4.3 生长素失活途径 | 第31-32页 |
| 4.4 生长素载体运输 | 第32-33页 |
| 5. 果树中miRNA的研究进展 | 第33-39页 |
| 5.1 桃miRNA研究进展 | 第34-35页 |
| 5.2 苹果miRNA研究进展 | 第35-36页 |
| 5.3 葡萄miRNA研究进展 | 第36页 |
| 5.4 柑橘类果树miRNA研究进展 | 第36-37页 |
| 5.5 果实中mi RNA调控路径的研究进展 | 第37-38页 |
| 5.6 miR171调控路径的研究进展 | 第38页 |
| 5.7 miRNA功能分析的研究策略 | 第38-39页 |
| 6.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9-42页 |
| 6.1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39-40页 |
| 6.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40-42页 |
| 第二章 桃果实成熟过程中ACS基因家族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42-56页 |
| 1. 引言 | 第42-4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3-47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44-4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3页 |
| 3.1 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和硬度的测定 | 第47页 |
| 3.2 油桃ACS家族蛋白结构分析 | 第47-51页 |
| 3.3 桃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ACS基因家族的表达 | 第51-52页 |
| 3.4 采后处理对桃果实中6个ACS基因mRNA积累的影响 | 第52-53页 |
| 4. 讨论 | 第53-56页 |
| 第三章 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生长素调控关键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 第56-80页 |
| 1. 引言 | 第56-5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2页 |
| 2.1 植物材料 | 第58-59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59-6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2-76页 |
| 3.1 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指标变化:乙烯释放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 | 第62-64页 |
| 3.2 IAA含量测定和数字基因表达谱(DGE)分析 | 第64-67页 |
| 3.3 硬质型桃果实中对外源NAA处理的响应 | 第67-68页 |
| 3.4 Pp YUC11(ppa008176m)基因结构和多态性位点分析 | 第68-70页 |
| 3.5 桃种质资源中Pp YUC11 SSR位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 | 第70-71页 |
| 3.6 Pp YUC11两等位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 第71-72页 |
| 3.7 桃果实成熟期Pp YUC11表达、IAA浓度、Pp ACS1表达、乙烯释放量和果实硬度的协同变化规律 | 第72-74页 |
| 3.8 桃YUCCA黄素内加氧酶基因家族分析 | 第74-76页 |
| 4. 讨论 | 第76-80页 |
| 4.1 成熟期桃果实生长素代谢路径基因的变化情况 | 第76-77页 |
| 4.2 YUC11基因可能调控了桃的硬质性状 | 第77-78页 |
| 4.3 YUC11基因中SSR标记在硬质型桃品种品系亲本和子代间的分布 | 第78-80页 |
| 第四章 高通量测序鉴定果实成熟软化相关miRNA | 第80-91页 |
| 1. 引言 | 第8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0-82页 |
| 2.1 植物材料 | 第80-81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81-8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2-89页 |
| 3.0 桃果实成熟阶段乙烯释放量和果实硬度的变化 | 第82-83页 |
| 3.1 桃果实成熟期小分子RNA测序数据基础分析 | 第83-84页 |
| 3.2 桃果实成熟期已知mi RNA的鉴定 | 第84-85页 |
| 3.3 桃果实成熟期新miRNA的鉴定 | 第85页 |
| 3.4 桃果实成熟软化相关miRNA筛选 | 第85-87页 |
| 3.5 桃成熟阶段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预测及其功能注释 | 第87-88页 |
| 3.6 桃果实样品降解组测序基本数据分析 | 第88-89页 |
| 4. 讨论 | 第89-91页 |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91-95页 |
| 1. 桃果实生长发育果实中系统I和系统II乙烯合成 | 第91页 |
| 2. 桃果实跃变阶段生长素代谢的可能机制 | 第91-92页 |
| 3. 桃果实成熟及乙烯释放相关miRNA的发掘 | 第92-93页 |
| 4. 后续研究的设想 | 第9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14页 |
| 附录I 硬质型桃‘有名白桃’和溶质型桃‘黄金蜜3号’果实图片 | 第114-115页 |
| 附录II 桃生长素稳态相关基因和4个成熟相关基因的基因数字表达谱信息 | 第115-118页 |
| 附录III 小分子RNA在硬质型和溶质型桃果实成熟期文库中的分类注释 | 第118-119页 |
| 附录IV 桃果实成熟期丰度变化mi RNA | 第119-121页 |
| 附录V 桃果实成熟期丰度变化miRNA靶基因的预测 | 第121-128页 |
| 附表VI 通过降解组测序所鉴定的桃果实miRNA靶基因 | 第128-136页 |
| 附录VII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奖励 | 第136-137页 |
| 致谢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