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畜牧业论文

典型蓄禽养殖环境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污染特征与扩散机理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词表第23-24页
第一章 绪论第24-72页
    第一节 抗生素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第24-30页
        一、抗生素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第24-29页
        二、抗生素在畜禽养殖环境中的分布和影响第29-30页
    第二节 抗生素耐药性第30-57页
        一、抗生素耐药机制和代表性耐药基因第31-47页
        二、耐药基因的迁移与传播扩散机制第47-50页
        三、耐药基因的研究方法第50-57页
    第三节 抗生素耐药基因在畜禽养殖环境中的污染特征第57-70页
        一、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第57-59页
        二、畜禽养殖环境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污染水平第59-70页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和内容第70-72页
        一、研究意义第70-71页
        二、研究思路和内容第71-72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72-106页
    第一节 研究区域第72-78页
        一、养鸡场第72-74页
        二、养猪场第74-78页
    第二节 样品采集第78-85页
        一、采样前期准备第78页
        二、样品采集与前处理方法第78-79页
        三、养鸡场样品采集第79页
        四、养猪场样品采集第79-80页
        五、土壤柱及其灌溉水样品采集第80-83页
        六、蔬菜样品采集与前处理第83-85页
        七、样品总清单第85页
    第三节 化学分析第85-87页
        一、常规环境质量参数第85-86页
        二、金属含量第86页
        三、抗生素第86-87页
    第四节 生物分析第87-97页
        一、样品总DNA提取第87-89页
        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第89-92页
        三、耐药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SYBR&第92-97页
    第五节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97-99页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第97页
        二、香农多样性指数第97页
        三、基于生态学数据处理的双向聚类样品分级第97-98页
        四、基于生态学数据处理的多变量分析第98-99页
    第六节 16S rRNA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第99-103页
        一、16S rRNA基因测序实验流程第101页
        二、基于 16S rRNA基因测序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第101-103页
    第七节 宏基因组测与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03-106页
        一、宏基因组测序实验流程第103页
        二、宏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03-106页
第三章 抗生素耐药基因在肉鸡养殖环境中的污染特征第106-134页
    第一节 结果第107-125页
        一、肉鸡养殖环境中耐药基因的污染特征第107-114页
        二、肉鸡养殖环境中的抗生素和金属的污染特征第114-121页
        三、肉鸡养殖环境中耐药基因与金属、抗生素及环境质量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第121-124页
        四、耐药基因含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多变量分析第124-125页
    第二节 讨论第125-132页
        一、两种养殖模式下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和分子传播机制第125-127页
        二、养殖环境中耐药基因污染指示基因的筛查第127-132页
        三、环境因子对耐药基因时空分布的影响第132页
    第三节 小结第132-134页
第四章 抗生素耐药基因在生猪养殖环境中的污染特征第134-174页
    第一节 结果第135-151页
        一、水样、土壤样品常规质量指标与金属含量第135-139页
        二、耐药基因在养猪场及其受纳环境中的分布特征第139-145页
        三、耐药基因在蔬菜中的分布特征第145-148页
        四、抗生素在养猪场环境中的分布特征第148-151页
    第二节 讨论第151-157页
        一、耐药基因从养猪场到受纳环境的传输和扩散过程第151-155页
        二、养猪场对受纳环境中抗生素和耐药基因的输入与影响第155-157页
    第三节 不同养殖类型对受纳环境中耐药基因输入的影响差异第157-173页
    第四节 小结第173-174页
第五章 养殖废水处理与灌溉过程中耐药基因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演变过程第174-240页
    第一节 16S rRNA测序结果与讨论第175-203页
        一、各样本测序数据统计第175-180页
        二、OTU聚类与微生物组成分析第180-187页
        三、多样本相似度分析第187-191页
        四、群落结构与耐药基因的关联性分析(考虑是否去掉)第191-192页
        五、微生物群落LefSe差异统计分析第192-203页
    第二节 宏基因组测序结果与讨论第203-239页
        一、环境质量参数、ARGs及抗生素含量水平第203-211页
        二、宏基因组测序基础数据统计第211-213页
        三、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特征第213-218页
        四、潜在病原菌组成结构特征第218-222页
        五、潜在耐药菌组成结构特征第222-225页
        六、COG功能注释第225-228页
        七、耐药基因注释第228-235页
        八、耐药基因与耐药菌在土壤柱中的分布格局第235-239页
    第三节 小结第239-240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之处第240-244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240-241页
    第二节 主要创新之处第241页
    第三节 不足之处第241-242页
    第四节 研究展望第242-244页
参考文献第244-282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82-285页

论文共2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及计算方法
下一篇:国际碳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