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豆荚类论文--豇豆论文

豇豆遗传多样性及若干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致谢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词第17-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44页
    1.1 引言第18-19页
    1.2 遗传多样性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第19-23页
        1.2.1 遗传多样性的定义第19-20页
        1.2.2 遗传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第20-23页
        1.2.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23页
    1.3 豇豆的起源、分类和驯化第23-35页
        1.3.1 豇豆的分类第23-25页
        1.3.2 野生豇豆的特点和分类第25-26页
        1.3.3 野生豇豆的起源第26-29页
        1.3.4 栽培豇豆的特点第29-30页
        1.3.5 栽培豇豆的驯化与传播第30-31页
        1.3.6 豇豆资源的收集与分子数据库的建立第31-32页
        1.3.7 豇豆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第32-35页
    1.4 基于连锁不平衡(LD)的基因定位第35-44页
        1.4.1 连锁不平衡(LD)的概念及原理第35-37页
        1.4.2 连锁不平衡(LD)的影响因素第37-39页
        1.4.3 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第39-41页
        1.4.4 关联分析在自交作物中的应用第41-44页
第二章 豇豆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第44-63页
    2.1 引言第44-45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5-49页
        2.2.1 试验材料第45-46页
        2.2.2 田间试验设计第46页
        2.2.3 形态性状调查第46-48页
        2.2.4 数据统计分析第48-4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9-60页
        2.3.1 数量性状在各群体中的分布,及多样性情况第49-51页
        2.3.2 质量性状在各群体中的分布,及多样性情况第51-53页
        2.3.3 豇豆农艺性状Shannon-weaver指数分析第53-60页
            2.3.3.1 各地理群体间表型多样性的关系第54-56页
            2.3.3.2 主成分分析第56-57页
            2.3.3.3 基于形态学性状的聚类分析第57-60页
    2.4 讨论与小结第60-63页
        2.4.1 形态性状分析第60页
        2.4.2 变异系数及Shannon-weaver指数第60-61页
        2.4.3 豇豆表型遗传多样性在地理类群中的分布第61-62页
        2.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三章 基于SNP标记的豇豆遗传多样性研究第63-80页
    3.1 引言第6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63-65页
        3.2.1 供试材料第63-64页
        3.2.2 DNA提取与测序第64页
        3.2.3 数据分析第64-65页
    3.3 结果分析第65-76页
        3.3.1 SNP标记特征分析第65页
        3.3.2 群体结构第65页
        3.3.3 基因池分池第65-68页
        3.3.4 地区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第68-69页
        3.3.5 基于SNP标记的主成分分析第69-72页
            3.3.5.1 基于群体结构分组的主成份分析第69-72页
            3.3.5.2 基于地理标记的主成份分析第72页
        3.3.6 系统树的构建第72-76页
    3.4 讨论与小结第76-80页
        3.4.1 SNP在本研究中的应用第76-77页
        3.4.2 豇豆各类群的遗传关系第77-79页
        3.4.3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四章 豇豆若干农艺性状关联分析第80-101页
    4.1 引言第80-82页
    4.2 材料方法第82页
        4.2.1 实验材料、地点和田间试验设计第82页
        4.2.2 表型数据收集和基因型鉴定第82页
        4.2.3 统计分析第82页
            4.2.3.1 表型分析第82页
            4.2.3.2 群体结构分析第82页
            4.2.3.3 LD的衡量及关联分析第82页
    4.3 结果分析第82-92页
        4.3.1 各亚群的表型分析第82-85页
        4.3.2 各亚群基因型分析第85-86页
        4.3.3 群体及各亚群的LD分析第86-87页
        4.3.4 关联分析第87-92页
            4.3.4.1 模型比较第87页
            4.3.4.2 普通线性模型(GLM)的关联分析第87-89页
            4.3.4.3 混合线性模型(MLM)的关联分析第89-92页
            4.3.4.4 显著相关标记簇分析第92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92-101页
        4.4.1 表型性状的变异及广义遗传力第92-93页
        4.4.2 群体分析第93-98页
        4.4.3 基因型数据对LD及关联模型的影响第98-99页
        4.4.4 关联分析第99-100页
        4.4.5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1页
附图/表第111-150页
个人简历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栽培方式和水分胁迫对苹果树体结构和功能影响的数字化模拟研究
下一篇: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及其败育分子模型的建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