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研究
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8-41页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8-20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20-36页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第36-37页 |
四、田野点概况 | 第37-41页 |
第一章 太平道探源 | 第41-65页 |
第一节 太平道的产生 | 第41-53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42-47页 |
二、思想背景 | 第47-53页 |
第二节 太平道的演进与式微 | 第53-65页 |
一、太平道“中黄太一”的宗教思想 | 第53-56页 |
二、太平道“符水跪拜”的宗教仪式 | 第56-59页 |
三、太平道的全盛与式微—黄巾大起义 | 第59-62页 |
四、黄巾大起义之后的太平道 | 第62-65页 |
第二章 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主体及场所考察 | 第65-88页 |
第一节 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主体 | 第65-70页 |
一、当地道教信众 | 第65-66页 |
二、当地政商界 | 第66-67页 |
三、当地群众 | 第67-68页 |
四、学术界 | 第68-70页 |
第二节 东岳天齐庙 | 第70-84页 |
一、天齐庙的历史传说 | 第70-73页 |
二、天齐庙的发展现状 | 第73-84页 |
第三节 主体与场所重构的现代启示 | 第84-88页 |
一、多方参与重构当代宗教文化 | 第84页 |
二、民间传说重构古今宗教文化 | 第84-86页 |
三、现代宫观重构多元宗教文化 | 第86-88页 |
第三章 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宗教仪式考释 | 第88-109页 |
第一节 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宗教仪式 | 第88-98页 |
一、打黄醮道场 | 第89-96页 |
二、度亡道场 | 第96-98页 |
第二节 仪式重构的特色分析 | 第98-109页 |
一、传承“太一”、“三官”信仰 | 第99-102页 |
二、继承用“符”传统 | 第102-103页 |
三、以“太平道乐”为传法辅助 | 第103-109页 |
第四章 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黄巾民俗考证 | 第109-114页 |
第一节 尚“黄”传统 | 第109-110页 |
第二节 抬黄杠 | 第110-112页 |
第三节 太平鼓 | 第112页 |
第四节 黄巾民俗信仰在重构中的作用 | 第112-114页 |
结语 | 第114-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7页 |
附录 | 第12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