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大气探测(气象观测)论文--探测技术与方法论文--高空气象探测、高层大气探测论文

中高层大气气辉光谱的探测与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5-26页
    1.1 气辉介绍第16-17页
    1.2 气辉分类第17-22页
        1.2.1 OI557.7nm气辉第17-18页
        1.2.2 OI630nm气辉第18页
        1.2.3 Na气辉第18-19页
        1.2.4 OH气辉第19-20页
        1.2.5 O_2(0-1)气辉第20-22页
    1.3 研究背景与内容第22-24页
    1.4 论文内容章节安排第24-26页
第2章 观测数据与分析方法第26-49页
    2.1 地基观测第26-36页
        2.1.1 大气辐射观测系统(SMART)第26-28页
        2.1.2 观测系统响应率定标第28-36页
    2.2 卫星观测第36-37页
    2.3 HITRAN分子数据第37-38页
    2.4 气辉光谱数据预处理第38-39页
    2.5 OH光谱强度与转动温度计算第39-45页
        2.5.1 谱线强度计算第39-43页
        2.5.2 转动温度计算第43-45页
    2.6 O_2光谱数据处理与转动温度计算第45-49页
第3章 利用地基OH观测与卫星观测的比较评估EINSTEIN系数第49-64页
    3.1 OH EINSTEIN系数第49-54页
        3.1.1 Einstein系数简介第49-51页
        3.1.2 OH Einstein对转动温度计算影响第51-54页
    3.2 转动温度与SABER温度比较第54-5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7-62页
    3.4 小结第62-64页
第4章 O_2和OH气辉对大气波动的响应研究第64-81页
    4.1 背景知识第64-65页
    4.2 气辉对大气波动响应研究第65-67页
    4.3 数据分析方法第67-74页
        4.3.1 OH和O_2气辉观测第67页
        4.3.2 辐射强度与转动温度扰动比较第67-69页
        4.3.3 重力波与潮汐波动第69-72页
        4.3.4 行星波扰动第72-74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4-80页
    4.5 小结第80-81页
第5章 利用OH转动温度和SABER温度研究MLT区域季节性变化第81-87页
    5.1 研究背景第81页
    5.2 数据与方法第81-83页
    5.3 OH转动温度季节变化第83-85页
    5.4 小结第85-87页
第6章 总结第87-91页
    6.1 工作总结第87-89页
    6.2 工作展望第89-91页
附录第91-101页
    附录A第91-96页
    附录B第96-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4页
发表以及待发表文章目录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湾东北黑潮入侵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下一篇:时空数据建模方法研究--以中国大陆温度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