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产业结构论文

京津冀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对该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2.1 文献研究法第10页
        1.2.2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法第10页
        1.2.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10-11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第11-12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2-13页
        1.4.1 研究对象创新第12页
        1.4.2 研究方法创新第12-13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第13-22页
    2.1 相关理论基础第13-17页
        2.1.1 经济增长理论第13-14页
        2.1.2 协同发展理论第14-17页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7-21页
        2.2.1 关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第17-18页
        2.2.2 关于信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第18-19页
        2.2.3 关于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第19-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京津冀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经济作用的机制分析第22-34页
    3.1 信息产业的界定第22-23页
    3.2 京津冀信息产业发展概况第23-30页
        3.2.1 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第23-25页
        3.2.2 天津市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第25-26页
        3.2.3 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第26-27页
        3.2.4 京津冀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分析第27-30页
    3.3 信息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第30-34页
        3.3.1 信息产业直接增长效应第30-32页
        3.3.2 信息产业间接溢出效应第32-34页
第四章 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对京津冀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4-55页
    4.1 信息产业区域协同度测算第34-40页
        4.1.1 协同度测算模型选取第34-35页
        4.1.2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构建第35-37页
        4.1.3 京津冀信息产业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7-40页
    4.2 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京津冀信息产业协同度测算第40-48页
        4.2.1 指标标准化及权重的确定第40-41页
        4.2.2 区域信息产业协同度的测算第41-48页
    4.3 京津冀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8-54页
        4.3.1 模型的选取和建立第48-49页
        4.3.2 变量的选取和说明第49-51页
        4.3.3 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51-52页
        4.3.4 实证分析过程第52-54页
    4.4 主要分析结论第54-55页
第五章 提高京津冀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第55-58页
    5.1 提升京津冀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第55-57页
        5.1.1 破解行政分割,完善整体布局第55页
        5.1.2 产业错位发展,实现跨界融合第55-56页
        5.1.3 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创新共同体第56-57页
        5.1.4 建立企业联盟,推动产业集聚第57页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1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公司设备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流形的GNSS欺骗干扰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