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遗产廊道沿线聚落时空关系研究--以“茶马古道”大理段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页
        1.3.1 理论意义第10页
        1.3.2 实践意义第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2页
    1.5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6 创新点第13-14页
    1.7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9页
    2.1 遗产廊道的研究综述第15-24页
        2.1.1 概念与内涵第15-16页
        2.1.2 国外“遗产廊道”研究综述第16-19页
        2.1.3 国内研究综述第19-24页
    2.2 关于线性文化遗产沿线聚落的研究第24-25页
        2.2.1 概念与内涵第24页
        2.2.2 线性文化遗产沿线聚落的研究综述第24-25页
    2.3 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对比综述第25-29页
        2.3.1 聚落空间关系研究方法综述第25-27页
        2.3.2 遗产廊道空间关系模型综述第27-29页
3 研究区的界定和“茶马古道”概况第29-43页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界定第29-30页
    3.2 研究区概况第30-33页
    3.3 “茶马古道”历史概况介绍第33-40页
        3.3.1 “茶马贸易”历史发展过程第33-34页
        3.3.2 “茶马古道”线路与云南省内“茶马古道”线第34-36页
        3.3.3 “茶马古道”大理段概要第36-40页
    3.5 “茶马古道”现状第40-42页
    3.6 小结第42-43页
4 大理段“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聚落时空关系分析第43-68页
    4.1 “茶马古道”大理段及其沿线行政聚落的时空关系第43-57页
        4.1.1 行政聚落的类型第44页
        4.1.2 大理治所聚落分析第44-45页
        4.1.3 大理驿站聚落分析第45-47页
        4.1.4 大理“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行政聚落的时空关系分析第47-57页
    4.2 大理州“茶马古道”沿线民间聚落时空分析第57-66页
        4.2.1 民间聚落空间数据库建立第57-58页
        4.2.2 大理州“茶马古道”沿线民间聚落时空数据库建立第58-61页
        4.2.3 大理州“茶马古道”沿线民间聚落时空数据库建立第61-63页
        4.2.4 大理州“茶马古道”与沿线民间聚落时空分析第63-66页
    4.3 小结第66-68页
5 大理段“茶马古道”与聚落地理空间特征分析第68-88页
    5.1 大理段“茶马古道”地形与高程分析第68-75页
        5.1.1 元朝大理段“茶马古道”地形分析第68-71页
        5.1.2 明朝大理段“茶马古道”地形分析第71-73页
        5.1.3 清朝大理段“茶马古道”地形分析第73-75页
    5.2 聚落地理空间特征分析第75-87页
        5.2.1 聚落点高程分析第76-79页
        5.2.2 聚落点坡度分析第79-82页
        5.2.3 聚落点坡向分析第82-85页
        5.2.4 聚落点与河流湖泊距离分析第85-87页
    5.3 小结第87-88页
6 古道与沿线聚落的空间关系及遗产体系的构建第88-101页
    6.1 大理段“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聚落空间关系分析第88-93页
        6.1.1 大理段“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聚落密度分析第88-90页
        6.1.2 大理段“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聚落距离分析第90-93页
    6.2 古道—聚落遗产保护体系构建第93-100页
        6.2.1 构建的原则和目的第93-94页
        6.2.2 古道—聚落遗产保护体系的构成研究第94-98页
        6.2.3 古道—聚落遗产保护体系范围第98-99页
        6.2.4 古道—聚落遗产体系的保护措施第99-100页
    6.3 小结第100-101页
7 结论与讨论第101-105页
    7.1 结论第101-103页
        7.1.1 大理州“茶马古道”线路的梳理第101页
        7.1.2 大理州“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行政聚落的时空关系第101页
        7.1.3 大理州“茶马古道”及其沿线民间聚落的时空关系第101-102页
        7.1.4 古道地理空间特征分析第102页
        7.1.5 聚落的地理空间特征第102页
        7.1.6 大理州“茶马古道”及沿线民间聚落的空间关系第102页
        7.1.7 构建古道——聚落遗产保护体系第102-103页
    7.2 探讨第103-105页
        7.2.1 课题的应用前景第103页
        7.2.2 课题的不足之处第103-104页
        7.2.3 展望第104-105页
附录1:表格索引第105-106页
附录2:图片索引第106-109页
附录3:论文主要出图第109-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验式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民居改造研究--以团结镇乐居村民居组团改造项目为例
下一篇:产业链延伸对建筑装饰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