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6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2.1 遗产廊道的研究综述 | 第15-24页 |
2.1.1 概念与内涵 | 第15-16页 |
2.1.2 国外“遗产廊道”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2.1.3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2.2 关于线性文化遗产沿线聚落的研究 | 第24-25页 |
2.2.1 概念与内涵 | 第24页 |
2.2.2 线性文化遗产沿线聚落的研究综述 | 第24-25页 |
2.3 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对比综述 | 第25-29页 |
2.3.1 聚落空间关系研究方法综述 | 第25-27页 |
2.3.2 遗产廊道空间关系模型综述 | 第27-29页 |
3 研究区的界定和“茶马古道”概况 | 第29-43页 |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界定 | 第29-30页 |
3.2 研究区概况 | 第30-33页 |
3.3 “茶马古道”历史概况介绍 | 第33-40页 |
3.3.1 “茶马贸易”历史发展过程 | 第33-34页 |
3.3.2 “茶马古道”线路与云南省内“茶马古道”线 | 第34-36页 |
3.3.3 “茶马古道”大理段概要 | 第36-40页 |
3.5 “茶马古道”现状 | 第40-42页 |
3.6 小结 | 第42-43页 |
4 大理段“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聚落时空关系分析 | 第43-68页 |
4.1 “茶马古道”大理段及其沿线行政聚落的时空关系 | 第43-57页 |
4.1.1 行政聚落的类型 | 第44页 |
4.1.2 大理治所聚落分析 | 第44-45页 |
4.1.3 大理驿站聚落分析 | 第45-47页 |
4.1.4 大理“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行政聚落的时空关系分析 | 第47-57页 |
4.2 大理州“茶马古道”沿线民间聚落时空分析 | 第57-66页 |
4.2.1 民间聚落空间数据库建立 | 第57-58页 |
4.2.2 大理州“茶马古道”沿线民间聚落时空数据库建立 | 第58-61页 |
4.2.3 大理州“茶马古道”沿线民间聚落时空数据库建立 | 第61-63页 |
4.2.4 大理州“茶马古道”与沿线民间聚落时空分析 | 第63-66页 |
4.3 小结 | 第66-68页 |
5 大理段“茶马古道”与聚落地理空间特征分析 | 第68-88页 |
5.1 大理段“茶马古道”地形与高程分析 | 第68-75页 |
5.1.1 元朝大理段“茶马古道”地形分析 | 第68-71页 |
5.1.2 明朝大理段“茶马古道”地形分析 | 第71-73页 |
5.1.3 清朝大理段“茶马古道”地形分析 | 第73-75页 |
5.2 聚落地理空间特征分析 | 第75-87页 |
5.2.1 聚落点高程分析 | 第76-79页 |
5.2.2 聚落点坡度分析 | 第79-82页 |
5.2.3 聚落点坡向分析 | 第82-85页 |
5.2.4 聚落点与河流湖泊距离分析 | 第85-87页 |
5.3 小结 | 第87-88页 |
6 古道与沿线聚落的空间关系及遗产体系的构建 | 第88-101页 |
6.1 大理段“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聚落空间关系分析 | 第88-93页 |
6.1.1 大理段“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聚落密度分析 | 第88-90页 |
6.1.2 大理段“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聚落距离分析 | 第90-93页 |
6.2 古道—聚落遗产保护体系构建 | 第93-100页 |
6.2.1 构建的原则和目的 | 第93-94页 |
6.2.2 古道—聚落遗产保护体系的构成研究 | 第94-98页 |
6.2.3 古道—聚落遗产保护体系范围 | 第98-99页 |
6.2.4 古道—聚落遗产体系的保护措施 | 第99-100页 |
6.3 小结 | 第100-101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101-105页 |
7.1 结论 | 第101-103页 |
7.1.1 大理州“茶马古道”线路的梳理 | 第101页 |
7.1.2 大理州“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行政聚落的时空关系 | 第101页 |
7.1.3 大理州“茶马古道”及其沿线民间聚落的时空关系 | 第101-102页 |
7.1.4 古道地理空间特征分析 | 第102页 |
7.1.5 聚落的地理空间特征 | 第102页 |
7.1.6 大理州“茶马古道”及沿线民间聚落的空间关系 | 第102页 |
7.1.7 构建古道——聚落遗产保护体系 | 第102-103页 |
7.2 探讨 | 第103-105页 |
7.2.1 课题的应用前景 | 第103页 |
7.2.2 课题的不足之处 | 第103-104页 |
7.2.3 展望 | 第104-105页 |
附录1:表格索引 | 第105-106页 |
附录2:图片索引 | 第106-109页 |
附录3:论文主要出图 | 第109-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