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体验式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民居改造研究--以团结镇乐居村民居组团改造项目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的目的第12-13页
        1.1.3 选题的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3-19页
        1.2.1 旧建筑改造方面的研究第13-15页
        1.2.2 类型学、建构学及符号学的研究第15-17页
        1.2.3 实例研究第17-19页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第19-20页
        1.3.1 研究对象第19-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页
    1.4 项目概述第20-24页
        1.4.1 项目背景第20-21页
        1.4.2 设计目标及要求第21页
        1.4.3 主要设计内容第21-22页
        1.4.4 项目基地及现状第22-24页
    1.5 研究框架第24-25页
    1.6 民居改造调研案例分析第25-31页
        1.6.1 大理喜洲上关酒庄客栈第25-31页
第二章 乐居村落特质与改造背景研究第31-43页
    2.1 乐居村上位规划及定位第31-32页
    2.2 乐居村落空间及特色研究第32-35页
        2.2.1 山地聚落特色第33-34页
        2.2.2 彝族文化的体现第34页
        2.2.3 一颗印的民居形式第34-35页
    2.3 改造的可能性研究第35-41页
        2.3.1 传统民居作为文化的载体第36-37页
        2.3.2 建筑层面的相似性第37-39页
        2.3.3 传统民居的弹性第39-40页
        2.3.4 改造之后的价值利用第40-41页
    2.4 运行机制第41-43页
第三章 空间原型与形变第43-65页
    3.1 类型学与原型第43-44页
    3.2 乐居村落原型解析第44-46页
        3.2.1 结构形态第44-45页
        3.2.2 空间肌理第45-46页
        3.2.3 空间要素第46页
    3.3 民居原型解析第46-52页
        3.3.1 乐居村民居的基本形式第46-48页
        3.3.2 根据民居样式总结规律第48-49页
        3.3.3 基本空间元素第49-50页
        3.3.4 基本原型改造的原则第50-52页
    3.4 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的矛盾第52-54页
        3.4.1 传统生活对应的建构第52-53页
        3.4.2 现代生活对应的建构第53页
        3.4.3 传统民居空间与当代之间的矛盾第53-54页
    3.5 改造策略研究第54-65页
        3.5.1 空间利用控制策略第54-62页
        3.5.2 院落控制策略第62-64页
        3.5.3 场地策略第64-65页
第四章 技术继承与拓展第65-81页
    4.1 建构学第65-66页
    4.2 材料的合理利用第66-72页
        4.2.1 地域性与传统材料第66-70页
            4.2.1.1 传统材料修复第67-70页
        4.2.2 现代材料的融合与对比第70-72页
    4.3 结构第72-75页
        4.3.1 木结构修复第72-74页
        4.3.2 新旧结构结合第74-75页
    4.4 界面第75-81页
        4.4.1 屋顶-保温、采光第76-78页
        4.4.2 墙体-保温、隔声、防潮第78-80页
        4.4.3 地面-防潮、排水第80-81页
第五章 传统与创新第81-97页
    5.1 符号学第81-84页
        5.1.1 符号学的发展第81-82页
        5.1.2 符号学与建筑第82-84页
    5.2 现代审美与传统第84页
    5.3 符号学在乐居中的应用第84-97页
        5.3.1 物质空间符号在乐居村的应用第85-91页
        5.3.2 人文活动类第91-93页
        5.3.3 时尚融合第93-97页
第六章 结语第97-99页
致谢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05-107页
附录B: 图片索引第107-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历史街区更新与活化设计策略研究--以南涧老城历史街区更新与民居活化设计为例
下一篇:遗产廊道沿线聚落时空关系研究--以“茶马古道”大理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