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基于极化码的高斯窃听信道安全编码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2 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物理层安全编码第12-13页
        1.3.2 极化码第13-14页
        1.3.3 基于极化码的物理层安全编码第14-1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物理层安全编码技术研究第17-23页
    2.1 概述第17页
    2.2 物理层安全编码信道模型第17-19页
        2.2.1 Wyner BEC窃听信道模型第18-19页
        2.2.2 Leung Yan Cheong高斯窃听信道模型第19页
    2.3 物理层安全编码相关理论第19-21页
        2.3.1 物理层安全编码衡量指标第19页
        2.3.2 安全间隙第19-20页
        2.3.3 退化窃听信道与非退化窃听信道第20-21页
    2.4 物理层安全编码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极化码编译码算法研究第23-36页
    3.1 概述第23页
    3.2 极化码信道极化第23-28页
        3.2.1 信道联合第23-26页
        3.2.2 信道拆分第26-28页
    3.3 极化码编码及译码原理第28-33页
    3.4 极化码性能分析第33-35页
        3.4.1 极化码的复杂度分析第33-34页
        3.4.2 码长及码率对极化码的影响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基于极化码的退化高斯窃听信道安全编码第36-52页
    4.1 概述第36页
    4.2 退化高斯窃听信道安全容量第36-37页
    4.3 退化高斯窃听信道下基于极化码的安全编码第37-47页
        4.3.1 高斯窃听信道下极化码的构造第38-39页
        4.3.2 安全信道与非安全信道第39-40页
        4.3.3 基于极化码的退化高斯窃听信道安全编码第40-42页
        4.3.4 动态“秘钥”安全编码算法第42-47页
    4.4 仿真分析第47-51页
        4.4.1 动态“秘钥”安全编码算法的可靠性第47-48页
        4.4.2 动态“秘钥”安全编码算法的安全性第48-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基于极化码的非退化高斯窃听信道安全编码改进第52-62页
    5.1 概述第52页
    5.2 非退化高斯窃听信道模型第52-55页
        5.2.1 非退化高斯窃听信道模型第53-54页
        5.2.2 等效退化高斯窃听信道模型的安全容量第54-55页
    5.3 多次反馈高斯窃听信道模型第55-58页
    5.4 仿真分析第58-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下机器人激光成像降噪方法研究
下一篇:电极放电在保偏光纤中产生偏振耦合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