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前言 | 第9-11页 |
1.1.1 生物矿化和仿生矿化 | 第9-10页 |
1.1.2 有机基质对生物矿物的调控作用 | 第10-11页 |
1.2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概述 | 第11-14页 |
1.2.1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的组成 | 第13页 |
1.2.2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的生物活性 | 第13-14页 |
1.2.3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 | 第14页 |
1.3 牙釉质概述 | 第14-15页 |
1.4 羟基磷灰石概述 | 第15-20页 |
1.4.1 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及物化指标 | 第15-16页 |
1.4.2 人体中的羟基磷灰石 | 第16-18页 |
1.4.3 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制备 | 第18-19页 |
1.4.4 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医学应用 | 第19-20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5.1 研究的目的 | 第20-21页 |
1.5.2 研究的意义 | 第21页 |
1.5.3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22-28页 |
2.1 前言 | 第22页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2-23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23-25页 |
2.3.1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的提取 | 第23页 |
2.3.2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页 |
2.3.3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的蛋白含量检测 | 第23-24页 |
2.3.4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的多糖含量检测 | 第24-25页 |
2.4 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2.4.1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的FTIR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2.4.2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中蛋白和多糖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预防龋齿研究 | 第28-40页 |
3.1 前言 | 第28页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8-30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30-32页 |
3.3.1 模拟体液(SBF)的配制 | 第30页 |
3.3.2 牙釉质切片的准备 | 第30页 |
3.3.3 牙釉质再矿化实验 | 第30-32页 |
3.3.4 材料的表征 | 第32页 |
3.3.4.1 物相和特征官能团的表征 | 第32页 |
3.3.4.2 形貌和元素组成的表征 | 第32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32-39页 |
3.4.1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的含量对牙釉质再矿化作用影响 | 第32-35页 |
3.4.1.1 XRD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3.4.1.2 SEM和EDS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3.4.2 模拟体液的体积对牙釉质再矿化作用影响 | 第35-36页 |
3.4.2.1 XRD结果分析 | 第35页 |
3.4.2.2 SEM和EDS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3.4.3 再矿化的时间对牙釉质再矿化作用影响 | 第36-38页 |
3.4.3.1 XRD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3.4.3.2 FTIR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3.4.3.3 SEM和EDS结果分析 | 第38页 |
3.4.4 反应机理分析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鲍鱼壳羟基磷灰石合成研究 | 第40-61页 |
4.1 前言 | 第40页 |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40-42页 |
4.3 实验过程 | 第42-43页 |
4.3.1 材料的制备 | 第42页 |
4.3.2 材料的表征 | 第42-43页 |
4.3.2.1 物相和特征官能团的表征 | 第42-43页 |
4.3.2.2 形貌及结构的表征 | 第43页 |
4.3.2.3 TGA-DSC、电导率和pH的表征 | 第43页 |
4.3.2.4 样品表面电荷的表征 | 第43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3-59页 |
4.4.1 水热时间对鲍鱼壳羟基磷灰石合成的影响 | 第43-48页 |
4.4.2 水热温度对鲍鱼壳羟基磷灰石合成的影响 | 第48-51页 |
4.4.3 反应液pH值对鲍鱼壳羟基磷灰石合成的影响 | 第51-55页 |
4.4.4 表面活性剂对鲍鱼壳羟基磷灰石合成的影响 | 第55-58页 |
4.4.5 反应机理分析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