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1.1 引言 | 第7-8页 |
| 1.1.1 谐波齿轮传动的发展概况 | 第7-8页 |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 1.2 谐波齿轮传动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8-11页 |
| 1.2.1 柔轮的应力应变分析 | 第8-9页 |
| 1.2.2 谐波齿轮传动齿形的研究 | 第9-10页 |
| 1.2.3 新齿形的加工制造技术研究 | 第10-11页 |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 2 谐波传动中双圆弧齿形的设计方法研究 | 第13-33页 |
| 2.1 柔轮新齿形的求解 | 第13-19页 |
| 2.1.1 齿廓法线法求解 | 第14-16页 |
| 2.1.2 包络法求解柔轮齿形 | 第16-17页 |
| 2.1.3 Matlab软件中对两种求解方法的验证 | 第17-19页 |
| 2.2 包络法求解刚轮齿形 | 第19-21页 |
| 2.3 刚轮齿形反求插刀齿形 | 第21-26页 |
| 2.3.1 齿廓法线法求解插刀齿形 | 第21-24页 |
| 2.3.2 包络法求解插刀齿形 | 第24-26页 |
| 2.3.3 Matlab中对两种方法的验证 | 第26页 |
| 2.4 刀具分析 | 第26-31页 |
| 2.4.1 刀具加工出的刚柔轮齿形的啮合侧隙分析 | 第27-28页 |
| 2.4.2 所设计的刀具通用性分析 | 第28-3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3 谐波齿轮传动在波发生器影响下的啮合分析 | 第33-49页 |
| 3.1 波发生器类型的选择 | 第33-38页 |
| 3.1.1 标准椭圆闭合曲线 | 第34-35页 |
| 3.1.2 四滚轮作用下的柔轮特征曲线 | 第35-38页 |
| 3.2 椭圆型波发生器对谐波齿轮传动的影响 | 第38-40页 |
| 3.3 谐波齿轮传动有限元模型 | 第40-43页 |
| 3.3.1 模型的简化和材料的选择 | 第41-42页 |
| 3.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 3.3.3 谐波齿轮传动中的接触对定义 | 第43页 |
| 3.4 波发生器影响下的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分析 | 第43-48页 |
| 3.4.1 波发生器对柔轮初始状态的影响 | 第44-45页 |
| 3.4.2 谐波齿轮传动空载时柔轮的应力分布 | 第45页 |
| 3.4.3 谐波齿轮传动负载时柔轮的应力分布 | 第45-4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双圆弧齿形的加工制造与试验分析 | 第49-61页 |
| 4.1 试切与进刀深度的控制 | 第49-54页 |
| 4.1.1 柔轮齿厚的控制 | 第49-52页 |
| 4.1.2 刚轮齿厚的控制 | 第52-53页 |
| 4.1.3 双圆弧刚柔轮齿形的量棒测量距M值 | 第53-54页 |
| 4.2 试验分析 | 第54-60页 |
| 4.2.1 谐波齿轮传动极限承载试验 | 第54-57页 |
| 4.2.2 谐波齿轮传动回差试验 | 第57-60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5 大变位情况下双圆弧刚柔轮齿形的优化改进 | 第61-69页 |
| 5.1 变位系数对双圆弧齿形的影响 | 第61-63页 |
| 5.2 刚柔轮齿形的改进 | 第63-64页 |
| 5.3 改进之后刚柔轮齿形的求解 | 第64-67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附录 | 第77页 |